《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正式公布
《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經2019年4月16日第3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5月30日,由陳吉寧市長簽發,以第285號市政府令的形式公布,自2019年7月15日起施行。
6月27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卞杰成等有關單位領導向新聞媒體通報《規定》有關情況。
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一直堅持首善標準。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為引領,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確保本市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但同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明確、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訓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
此次《規定》立法,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全面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目標,聚焦本市安全生產發展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強調源頭管理,固化改革成果,強化主體責任,全面提升首都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規定》共55條,以“責任”為主線,構建了“1+8”的主體責任體系,這個職責體系,覆蓋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為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提供制度保障。
此次《規定》的出臺,是本市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本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是《規定》的重點解讀:
1.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
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安全生產工作永恒的主題,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靈魂。《規定》第3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并對未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導致的后果負責。
《規定》通過明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積極引導生產經營單位依法作好安全生產工作,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這是“安全發展”“依法治國”理念的充分體現。
2.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責任體系
安全生產工作是生產經營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涉及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不僅關系到本單位從業人員人身財產的安全,而且很有可能影響社會公共安全。因此,必須由主要負責人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全面負責。《規定》第4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同時,還規定了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安全總監、其他分管負責人的職責。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生產經營單單位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在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規定》第11條、第12條,明確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責任。同時,還規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職責,確保單位日常安全生產工作,時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3.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責任體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客觀要求,《規定》第6條,要求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全體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等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安全生產獎勵和懲罰的依據,構建了“全覆蓋、無死角”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
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是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能夠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規定》第7條,明確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11項內容。同時,還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制定安全操作規程的具體要求和具體內容。
4.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資金保障責任體系
當前,生產經營單位對安全投入的認識還存在誤區,總認為安全投入只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其實,安全投入與利益回報是成正比,是潛在的經濟效益,直接體現在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之中。《規定》第9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經費等。同時,還要求高危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這是生產經營單位持續、平穩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保障。
5.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責任體系
長抓不懈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提高安全生產能力的最佳方式。可以說,安全生產絕大部分工作只有落實到崗位、落實到從業人員才能夠徹底解決,因此,加強對崗位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落腳點、出發點,《規定》第17條、第18條,明確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參加人員、檔案記錄等要求。只有單位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提高了,生產經營單位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場所和設備設施安全管理的責任體系
針對近年來我市城鄉結合部地區違法建設、“三合一”“多合一”場所發生事故的情況,對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設施安全專門作出了若干禁止性規定。《規定》第20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場所的建筑性質、使用功能、出口通道、物品存放、安全間距等方面禁止性規定。同時,還要求設備設施的安裝、運行、管理和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保證正常運轉等。
7.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的責任體系
落實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就必須要抓好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而且要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規定》第24條,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規定》第25條,明確了危險作業的管理要求,包括制定作業方案、落實安全交底、安排專人現場管理、配備安全設備、采取應急措施;《規定》第26條、第27條,完善了發包、出租、委托項目的安全管理,要求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有關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等。
8.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管控和應急救援的責任體系
實施有效的風險評估與分級管控,可以實現對事故的預防和生產作業的全過程控制,是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的重要舉措,《規定》第29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開展風險評估,采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等。
完備的應急體系是提高應對生產安全事故能力的重要保證。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具備完善的應急體系,才能保證在事故發生時,通過應急體系各個組成部分的快速反應、準確地啟動相應的預案,使應急資源發揮其最大功效,有效預防和降低事故的損失和影響程度。《規定》第30條、第 31條,明確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應急救援演練、應急救援人員、設備物資配備和處置措施等要求。
9.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法律責任體系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必須依靠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作為保障,對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單位、主要負責人,無論是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都要從嚴處罰。
《規定》法律責任部分,從第34條到第53條,共20條,不僅重申了法律、法規中已經明確規定的“停產停業整頓”“依法吊銷有關證照”“依法予以關閉”等行政處罰措施,而且對未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違法行為,創設定行政處罰。同時,還首次在政府規章中引入了較為完善的誠信管理機制,彰顯了完善執法手段、提高違法成本,嚴格責任追究的立法思路。
以下是新聞發布會實錄:
主持人
田偉: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各位記者朋友們都知道,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完善安全生產責任,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大事。日前經市政府審議通過,陳吉寧市長簽署的《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已經開始正式實施,為了幫助各位記者朋友深入了解《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的各項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北京市相關單位的領導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情況,并回答各位記者朋友所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領導: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卞杰成先生;
北京市司法局負責人 王鴻劍先生;
同時還有市應急管理局、市司法局相關處室的領導也出席了今天的發布會在第一排就坐,到時也可以回答各位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首先請卞局長介紹《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有關情況,有請。嘉賓
卞杰成: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下午好。非常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北京市安全生產工作給予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將本市近年來加強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的有關情況向各位做一介紹。
一、本市加強主體責任落實的基本情況
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一直堅持首善標準。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為引領,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在加強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加強主體責任體系的頂層設計。2015年,市政府266號令發布實施《北京市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在全市建立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隱患排查、登記、整改、評價、銷賬、報告的閉環管理。2016年,為加強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精準指導,原市安全監管局制定印發了《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在《安全生產法》《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等上位法的基礎上,結合本市安全生產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了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初步構建了主體責任體系的框架。2017年之后,市委、市政府又相繼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北京市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順應中央和國家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的新要求,深入推動本市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地。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制定出臺,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本市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體系,也為此次規章立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和實踐基礎。
二是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本市一直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引領示范作用,扎實推進達標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截至2019年6月24日,全市達標企業總數為7萬余家,其中一級151家、二級813家、三級13072家、小微崗位達標56870家。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提升達標創建工作質量的同時,2018年協調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下調4143家標準化企業的工傷保險費率,形成正向激勵工作機制。目前,交通運輸行業已基本完成規模以上企業的達標創建工作,住建(物業)、園林等行業領域的二級標準化達標創建工作也取得較大進展。在行業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標準化工作已經成為各行業領域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
三是強化安全預防控制體系保障。為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安全預防工作格局,2016年,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意見》,在全國率先建立科學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為有效解決企業隱患排查治理“不會查、不愿查、不治理”的難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選取30家安全生產中介技術服務機構組成專家隊伍,采取“政府推動、專家幫扶、企業實施”的方式,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一企一標準、一崗一清單”編制工作,共累計指導幫扶6400余家企業編制個性化隱患排查標準和崗位清單,實現隱患排查項目清單化和臺賬記錄信息化,形成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切實推動企業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的有效落實。
四是持續開展“雙百工程”活動。2015年至2018年,在全市組織開展了“雙百工程”(百名安全監管干部與萬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對話談心、百名安全生產專家服務萬家企業),緊緊圍繞“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這個主題,通過到企業實地走訪座談、舉辦培訓講座、發布《倡議書》和安全提示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規范和強化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今年,吸取往年工作經驗,對活動進行了升級完善,將繼續組織百名安全生產專家對4000余家小微企業開展服務。通過“手把手、面對面、心貼心”的輔導交流活動,將政府、專家、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真正實現監管與服務的融合,帶動企業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不斷提升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
五是穩步建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在推進安責險工作中,我市始終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化運營”的工作原則,突出安責險“事前預防、事后賠償”的雙重保障機制建設,研究出臺了《北京市全面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工作的實施意見》《北京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費提取使用辦法》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文件。從2014年底試點實施至今,北京市安責險制度已覆蓋了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等17大行業領域,90余個子行業領域。累計參保企業近13萬家,繳納保費近2.8億元,為參保企業提供了近5688億元的風險保障,已賠償保險事故4077起,支付賠款超過3800萬元。同時,推進保險機構對投保企業開展隱患排查工作,將安責險費率與企業安全事故、安全標準化評級、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生產誠信等因素掛鉤,有效激發生產經營單位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的內在動力,使安責險逐漸成為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的重要抓手。
六是加快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制定《北京市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實施細則》及實施流程,明確懲戒對象、懲戒措施、責任分工及流程規定。將市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嵌入我局安全生產行政審批及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在日常行政審批工作中實時查詢全市聯合懲戒“黑名單”信息,對失信企業納入聯合懲戒對象,有效促進了聯合懲戒措施落地。同時,借助“安全生產月”“6.16”安全生產咨詢日等活動契機,大力開展安全生產信用宣傳和政策解讀,引導生產經營單位知信用、守信用,切實抓好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七是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市、區應急管理局堅持重點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的執法力度,重點檢查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管理人員配備、責任制明確及考核、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投入、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應急預案制定和演練等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在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方面也采取多種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市交通委編制了千分制考核指標;原市質監局以電梯維護保養和氣瓶充裝單位為試點,建立特種設備企業標準公開聲明和安全質量公開承諾制度;原市旅游委實現了企業責任承諾、安全承諾全行業覆蓋;原市商務委印發了《商業零售和餐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規則》;原市經信委印發了《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安全指導意見》。這一系列工作措施,有力推動了各行業領域企業主體責任的有效落實。
二、加強《規定》的貫徹落實工作
此次《規定》立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聚焦本市安全生產發展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通過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體系,進一步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內生機制,充分激發企業開展安全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對于進一步提升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規定》發布后,各級政府部門、全市生產經營單位要抓好《規定》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
(一)認真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組織全員對《規定》進行學習,逐條對照《規定》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梳理,認真查找不足和漏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齊安全管理人員,實行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并嚴格落實獎懲制度,全面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積極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及時進行隱患排查治理,有效改進和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同時,要認真開展本單位安全風險辨識,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加強事故風險預警預報,全面提高防范各類事故的能力。
(二)在全市組織開展《規定》的宣貫工作。各相關部門要將學習貫徹《規定》列為重點工作任務。市安委會辦公室要制定全市學習宣貫工作方案,明確宣貫內容、職責分工、階段要求。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根據市安委會工作方案,結合各單位工作實際,制定具體的宣貫計劃,并認真抓好落實。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同時要將《規定》及解讀納入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內容,指導生產經營單位認真執行《規定》的各項制度。
(三)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把《規定》落實情況納入對生產經營單位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作為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的重點。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嚴格依法查處,并依據本市信用信息管理規定,采取懲戒措施,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自發自覺開展《規定》學習宣傳活動。針對《規定》的重要內容,市應急管理局要加快制定出臺配套制度和具體實施方案,做好后續銜接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規定》實施情況的動態評估工作,確保《規定》的實施落地。主持人
田偉:謝謝卞局長的發言,下面有請市司法局王鴻劍先生介紹《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的立法情況,有請。
嘉賓1小時前
王鴻劍: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2019年4月16日第3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5月30日陳吉寧市長簽發,以第285號市政府令的形式公布,自2019年7月15日起施行。
《規定》的頒布實施,是我市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我簡要介紹《規定》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內容。
一、《規定》的立法背景
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提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這個重大判斷,也也是新時代謀劃安全發展、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所有企業都必須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確保安全生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監管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等問題依然突出,并明確要求強化和嚴格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
近三年來,我市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明確、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訓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圍繞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全面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目標,通過地方立法,完善制度設計,強調源頭管理,固化改革成果,強化主體責任,全面提升首都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二、《規定》的主要內容
《規定》共55條,以“責任”主線,構建了“1+8”的主體責任體系,這個責任體系,覆蓋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為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提供制度保障。
“1+8”的主體責任中的“1”是明確了主體責任的內涵,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安全生產工作永恒的主題,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靈魂。《規定》第3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并對未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導致的后果負責。
《規定》通過明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積極引導生產經營單位依法作好安全生產工作,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這是“安全發展”“依法治國”理念的充分體現。
“1+8”主體責任中的“8”分別是:
1、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責任體系
安全生產工作是生產經營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涉及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不僅關系到本單位從業人員人身財產的安全,而且很有可能影響社會公共安全。因此,必須由主要負責人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全面負責。《規定》第4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同時,還規定了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安全總監、其他分管負責人的職責。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生產經營單單位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在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規定》第11條、第12條,明確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責任。同時,還規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職責,確保單位日常安全生產工作,時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責任體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客觀要求,《規定》第6條,要求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全體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等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安全生產獎勵和懲罰的依據,構建了“全覆蓋、無死角”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
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是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能夠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規定》第7條,明確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11項內容。同時,還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制定安全操作規程的具體要求和具體內容。
3、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資金保障責任體系
當前,生產經營單位對安全投入的認識還存在誤區,總認為安全投入只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其實,安全投入與利益回報是成正比,是潛在的經濟效益,直接體現在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之中。《規定》第9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經費等。同時,還要求高危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這是生產經營單位持續、平穩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保障。
4、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責任體系
長抓不懈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提高安全生產能力的最佳方式。可以說,安全生產絕大部分工作只有落實到崗位、落實到從業人員才能夠徹底解決,因此,加強對崗位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落腳點、出發點,《規定》第17條、第18條,明確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參加人員、檔案記錄等要求。只有單位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提高了,生產經營單位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場所和設備設施安全管理的責任體系
針對近年來我市城鄉結合部地區違法建設、“三合一”、“多合一”場所發生事故的情況,對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設施安全專門作出了若干禁止性規定。《規定》第20條,明確了生產經營場所的建筑性質、使用功能、出口通道、物品存放、安全間距等方面禁止性規定。同時,還要求設備設施的安裝、運行、管理和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保證正常運轉等。
6、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的責任體系
落實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就必須要抓好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而且要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規定》第24條,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規定》第25條,明確了危險作業的管理要求,包括制定作業方案、落實安全交底、安排專人現場管理、配備安全設備、采取應急措施;《規定》第26條、第27條,完善了發包、出租、委托項目的安全管理,要求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有關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等。
7、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管控和應急救援的責任體系
實施有效的風險評估與分級管控,可以實現對事故的預防和生產作業的全過程控制,是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的重要舉措,《規定》第29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開展風險評估,采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等。
完備的應急體系是提高應對生產安全事故能力的重要保證。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具備完善的應急體系,才能保證在事故發生時,通過應急體系各個組成部分的快速反應、準確地啟動相應的預案,使應急資源發揮其最大功效,有效預防和降低事故的損失和影響程度。《規定》第30條、第31條,明確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應急救援演練、應急救援人員、設備物資配備和處置措施等要求。
8、建立健全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法律責任體系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必須依靠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作為保障,對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單位、主要負責人,無論是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都要從嚴處罰。
《規定》法律責任部分,從第34條到第53條,共20條,不僅重申了法律、法規中已經明確規定的“停產停業整頓”“依法吊銷有關證照”“依法予以關閉”等行政處罰措施,而且對未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違法行為,創設定行政處罰。同時,還首次在政府規章中引入了較為完善的誠信管理機制,彰顯了完善執法手段、提高違法成本,嚴格責任追究的立法思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有效的執行,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夠積極協助我們做好《規定》的宣傳工作,使生產經營單位能夠將《規定》的各項要求切實落實到位、見到實效,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謝謝大家!主持人
田偉:謝謝王鴻劍先生的發言,從兩方面和八個章節解讀了《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的內容,也請各位記者朋友們在報道的時候注意一下,安全生產的主責規定是在5月30日陳吉寧市長簽發,實施是7月15日。下面把時間交給在座的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請先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單位。
記者
中國青年報記者:這個《規定》里面的第7條,特別詳細列舉了11項的規章制度,我想請問所有的生產經營單位都需要建立這些制度嗎?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這些制度與現行的《安全生產法》和《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相比有哪些創新點?謝謝。
嘉賓
戴賀霞:謝謝記者提問,規定的第7條是列舉了11項保障安全生產的制度,其中10項制度是詳細的關鍵性的制度設計,第11項是做的兜底條款。大家都知道王處長也匯報了本《規定》,這一條也是作為構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體系的一個主要條款。比如說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等等。主要的依據來自于《安全生產法》和《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這些制度的設計也是為了讓生產經營單位更加直觀、清晰了解到,到底企業應該怎樣建制度或者是建哪些制度。
具體執行過程中,我們也不是非常機械把這10項制度都必須制定,而是要結合生產經營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具體落實。比如有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它本身是沒有危險作業的,或者是沒有特種作業的人員,也沒有特種作業的操作人員,不需要再建立危險作業的管理制度或者是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度。
本《規定》有一個創新點,也是我們增補了第5項規定,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或者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因為大家都知道,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是保障生產經營單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個必要的物質基礎。現實中生產經營單位也可能會認為,安全生產的投入會增加企業成本,影響經濟效益。事故的發生是由于生產經營單位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安全事故的時有發生。因此,這次制度設計中將保證必要的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或者是費用提取來作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之一。當然,這10項具體的列舉也不能窮盡所有需要建立的制度,因此在規章的第11項有一個兜底條款,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安全生產制度。謝謝大家的提問。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第25條是列舉了危險作業的種類和具體要求,這個怎么確定的?怎么理解?謝謝。
嘉賓
何明明:非常感謝您的提問。第25條是作為企業的日常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的一個部分,這一塊也是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地方特色立法的條款。在這一條里,《安全生產法》和《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有關危險作業規定的細化、完善和補充。這一條里面也建立了危險作業的一整套的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包括作業審批、安全交底、現場管理、專人監護、防護保障、應急處置。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將建筑工程拆除,油罐清洗、空間作業等危險性大的作業納入到危險作業管理,主要是兩方面的考慮,一個是在本市的生產安全事故總量當中,危險作業和特定類型的有較大風險的作業引發的事故始終占絕大比例。高處作業引發的墜落事故和帶電作業引發的觸電占一半以上。2017年全市安全生產死亡事故145起,人數157人,高處墜落和觸電是90起,人數90人,占全市事故總量的62.1%。2018年全市生產安全死亡事故97起,人數101人死亡,高處墜落和觸電50起,人數50人,占全市事故總量的51.5%。從必要性角度來講要加強管理。
第二是可行性做判斷。大量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危險作業提出了明確和具體的安全技術要求,比如說高處作業會涉及到規章制度,建筑外墻清洗維護技術規程等等,用電安全導則等等。從可行性來講,我們對危險作業進行嚴格規范也是有相應的法律標準的依據。所以在整個規章起草過程中,把容易引發事故和人員傷亡的爆破、吊裝、建筑工程拆除、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帶電作業等單獨列舉,統一納入危險作業當中。
第二個問題是對上述危險作業有哪些管理要求。結合本市的一些實際情況,在立法過程當中,對危險作業設定了一個作業審批安全交底、專人監護、個體防護,應急處置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一是要求建立作業審批制度,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制定作業方案,按本單位內部的批準權限進行審批。通過加強內部審批來實現對危險作業的安全控制和管控。
二是建立安全交底制度。要求生產經營單位針對作業危險性,嚴格履行安全告知,向作業人員說明作業內容主要危險因素,作業安全要求,應急措施等內容。
三是落實專人監護。考慮到危險作業現場情況比較復雜,危險因素比較多,規章中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管理,確認現場作業條件,作業人員上崗資格,身體狀況是不是適合安全作業的要求,并且監督從業人員遵守操作規程,落實安全措施。
四是落實個體防護技術措施。由于相關的作業有較大的危險性,所以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配備與現場活動相適應的勞動防護用品,以及相應的安全防護設備和應急救援裝備。
五是強化應急處置。考慮到危險作業一旦要發生事故,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規定中要求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時采取停止作業或撤出人員。我的回答完畢。記者
新華社記者:我看到新《規定》里面提到了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資金和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的規定,但是看里面有三條規定都提到了,包括第7、第9、第10,能不能解釋一下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或者是分別對應什么樣的內容?謝謝。
嘉賓
邵柏:謝謝您的提問。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是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管理活動,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重要的保障。從今年來的事故分析情況看,很多原因是生產經營單位為了盲目追求一時的經濟利益,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甚至不投入,導致安全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甚至帶病運轉,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因此,在制度設計上第7條首先明確了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或者安全生產提取使用和管理制度。
規定第9條進一步歸納了資金投入的三項責任。從設備設施,從業人員安全投入和特定行業的安全生產費用三個層面進行了規定。具體來說,普通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必要的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而直接從事礦山開采,建筑工程施工,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冶金武器等高危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
規定第10條關于安責險的規定是屬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責任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要求,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取消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用品、金屬冶煉,漁業等領域強制實施。切實發揮保險機構參與風先評估管控和事故預防功能。本市建立安責險制度與中央制度要求保持一致,有合法性和可行性。上述三條與相關法律的罰則共同構成了保障制度,這些條款是一脈相承的整體。實現了制度設計的閉環,能切實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的責任。我的回答完畢,謝謝。記者
勞動午報記者: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還對不同的企業提出了配備不同的標準,請問計算方法出于怎樣的考慮?謝謝。
嘉賓
王洪志: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提問。剛才您說的這個問題,主要涉及到咱們《規定》的第11條和第12條。《規定》第11條是關于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單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規定。本條規定以從業人員總數100人作為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分界點。100人以下的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超過100人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具體的計算方法從業人員總數在100人以下的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但是應當至少配備一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超過100人的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101至300人的至少配備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301人至400人至少配備4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他的就按照咱們的1%的比例要求。
第12條規定是關于除了11條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要求,以100人作為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分界點,100人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都可以,超過100人的必須配備專職的。300人是分界點,300人以下的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超過300人的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具體是100人以下的只配備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00人至300人的至少要配備2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超過300人的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301人至600人的至少要配備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601人至800人需要專職4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他的按法條要求,按0.5%的配備比例計算。
在這里特別說明一點,計算的時候,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注冊登記的最小的生產經營單元分別計算,業態復雜多樣的集團公司,總體達到配備比例要求,二級三級企業應當分別拿到疲憊比例要求。勞動派遣的人員計入本單位的從業人員總數。季節性的人員按實際的從業人員數量配備動態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謝謝。記者
中國安全生產雜志記者:我們注意到《規定》對于平衡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權利和責任進行了特殊的設計,怎么實現的?謝謝。
嘉賓
靳玉光:感謝媒體朋友的提問。我們在立法調研中前期發現一些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由于責任不對等或者是有責無權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生產經營單位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地位低、責任大、話語權小,參與不到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中。但是,一些由此形成的重大隱患或者是事故追究相關責任,這種情況我們在法規當中做了一些特別的設計。
一是增加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法定職責,第15條對內容提出了9條的制度,有利于更好發揮安全生產部門和人員的組織者、協調者以及監督者的角色。
二是為了避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的職責無限擴大,9條條款當中沒有設置兜底條款,他履行好9條職責就是履行了安全生產的職責。
三是對涉及到安全生產的經營決策進行了細化規定。賦予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人員對參與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權利。基于以上賦予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極早的到安全生產決策當中有利于避免重大隱患和安全事故,也有效避免了權利和責任不對等的問題。謝謝。主持人
田偉:謝謝各位領導對記者朋友們關心問題做出的回答,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安全生產的話題也是我們各位新聞媒體朋友長期關注和報道的話題,這次《北京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的實施以后,媒體朋友也會給予持續的報道和關注,希望以后的報道當中有采訪的需求可以和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和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聯系,我們會安排大家進行相關的采訪和報道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