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网站_欧美gvfreevideosxxxx_男女激烈动图_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

前言

本標準的第4章、5.15.2為強制性條文,其他的技術內容為推薦性的。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地震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25)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災科技學院、北京市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清源、胡毓良、汪雍熙、薄景山、胡平、蘇愷之、李安然、陳獻程、馮義鈞。

引言

本標準中水庫誘發地震(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是指由于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而引發的地震。當前有使用水庫誘發地震和水庫觸發地震(reservoir-triggered earthquake)的稱謂以區別引發地震成因機制上的不同。前者認為水庫周圍的原始地殼應力不一定處于破壞的臨界狀態,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后使原來處于穩定狀態的結構面失穩而發生地震;而后者認為水庫周圍的地殼應力已處于破壞的臨界狀態,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后使原來處于破壞臨界狀態的結構面失穩而發生地震。本標準只規范對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后發生地震的危險性進行評價的相關問題,并不涉及引發地震的成因,因此采用國內外比較一致的做法,將由于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而引發的地震定義為水庫誘發地震。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是水利水電工程安全性評價中的重要部分。國家標準GB 17741《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沒有對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的相關內容作出規定,而且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不能完全涵蓋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的全部技術內容。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是在水庫修建之前根據水庫影響區的地震地質條件對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可能發震庫段和最大震級進行評價以及水庫蓄水之后一定時期內的跟蹤監測工作。

我國是發生水庫誘發地震較多的國家之一,已知發震水庫有20多例。新豐江水庫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生6.0級以上地震的水庫,并造成了嚴重的水庫誘發地震災害。我國對水庫誘發地震的研究從1960年開始,地震系統和水利水電等部門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進展。因能源、防洪、供水等方面的需求,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將建設許多高壩大庫工程,對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編制本標準有助于規范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增強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管理意識,促進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的健康發展。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水利水電工程水庫影響區的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的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和工作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抗震設計、工程選址和水庫影響區的防震減災。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7741  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

DB/T14  原地應力測量  水壓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  技術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水庫誘發地震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由于水庫蓄水或水位變化而引發的地震。

注:改寫GB/T18207.22005,定義1.1.6

3.2

水庫誘發地震庫段  segment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水庫蓄水可能出現水庫誘發地震的區段。

3.3

水庫區  reservoir area

水庫正常蓄水位淹沒的范圍。

3.4

水庫影響區  reservoir influenced area

水庫區及其外延10 km的范圍。

4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分級和工作內容

4.1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按工程規模和實際需要分為甲、乙兩級。

4.2  甲級工作適用于壩高大于等于200 m或庫容大于等于5×10[sup]9[/sup]m[sup]3[/sup]或附近有核電站、直接威脅大城市安全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工作應包括下列內容:

a)  水庫區地質調查,系統收集區域地質構造和地震資料,收集資料的區域不超過150 km

b)  水庫影響區地震活動背景研究;

c)  收集水庫影響區深部構造探測資料,需要時應進行深部構造探測工作;

d)  收集水庫影響區的地應力測量資料,需要時應進行深孔原地應力測量工作;

e)  確定性評價和概率評價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

4.3  乙級工作適用于壩高在100m~200m之間或庫容在5×10[sup]8[/sup]m[sup]3[/sup]~5×10[sup]9[/sup]m[sup]3[/sup]之間的水利水電工程,工作應包括下列內容:

a)  水庫區地質調查,水庫影響區地震活動背景研究地應力基本資料收集;

b)  確定性評價和概率評價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

4.4  小于乙級工程需作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按乙級工作內容進行。

4.5  擴建的工程擴建后當壩高或庫容規模達到工作分級新一級規模時,應按擴建后所在級別的工作內容進行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

5  主要工作圖件及編圖要求

5.1  圖件比例尺應為1:200000~1:500000,所有圖件應標明水庫區和壩址的位置。地質編圖范圍以水庫影響區為主,當有區域斷裂時應在水庫影響區范圍基礎上外延。

5.2  地質圖的編制應包括下列內容:

a)  水庫影響區的主要斷裂分布、產狀、性質和最新活動方式;

b)  水庫區庫水能接觸到的地層巖性組合或巖石結構類型、時代和界線;

c)  泉水(冷泉和熱泉)出露點的位置。

5.3  地震震中分布圖,應標明資料的起止年代和地震震級。

5.4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圖:標示水庫影響區各庫段水庫誘發地震的震級、烈度或地震動參數。

6  水庫區地質調查基本要求

6.1  地質圖比例尺不小于1:200000,地形圖比例尺不小于1:100000為底圖,對水庫區范圍內地質條件進行調查。

6.2  復核水庫區主要斷裂的位置、產狀和力學性質,收集活動斷裂的資料。

6.3  收集和分析各類不連續面的含水性、滲透性和封閉條件。調查和測量節理的方向、密度和性質;繪制節理測量的赤平投影圖或玫瑰圖。

6.4  復核水庫區地層、巖性、產狀、組合關系和水文地質特征的資料。

6.5  調查和收集水庫區可溶巖的分布,巖溶的發育程度、規模及與庫水的聯系。

6.6  收集和調查水庫區大型不穩定巖體的資料。

6.7  收集和重點復核水庫區泉的出露地點、流量、水溫(熱泉)、成因。

7  水庫影響區的地震活動背景和地應力場

7.1  地震目錄的使用應符合GB17741的規定,可利用地方臺站的工程臺網的測震資料。

7.2  調查和收集水庫區有感地震及其成因,復核水庫區震級大于3.0級地震的震中烈度和震級大于等于4.7級地震的等震線。

7.3  調查收集水庫影響區內的采礦點爆炸源、人工震動源、其他類型的誘發地震。

7.4  水庫影響區地應力場調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a)  收集水庫影響區和鄰區地震的震源機制解,包括小地震綜合斷層面解資料;

b)  收集水庫影響區和鄰區的原地應力測量資料,必要時作點實際調查。

注:鄰區范圍以上述二者之一的資料能夠確定出水庫區地應力狀態即可。

甲級工作還應做如下工作:

a)  應對水庫影響區歷史地震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進行復核;

b)  蓄水前當區域或地方臺網不能控制水庫影響區大于等于1.0級地震時,應設地震監測臺網,監測水庫影響區地震活動背景;

c)  需要進行深孔原地應力測量時,深孔原地應力測量應執行DB/T14的規定。

注:深孔的深度取最大主應力由水平轉向垂直的深度,一般在300m

7.6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在蓄水前進行,與水庫誘發地震監測臺網沒有直接聯系,需要跟蹤監測水庫誘發地震活動時應建立水庫誘發地震監測臺網。

8  確定性評價

8.1  水庫誘發地震庫段的劃分

8.1.1  應考慮下列地震、地質條件進行劃分:

a)  地形地貌特征;

b)  巖性組合或巖體結構性狀;

c)  構造位置、斷裂的性質、活動時代、方式、膠結狀況,褶皺的形態和規模;

d)  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類型、含水和透水不連續結構面的性質,補水和排水的關系,巖溶的分布、發育程度和規模;

e)  滲透條件:包括地表覆蓋、地下透水通道、封閉條件;

f)  地應力場及與主要斷裂的關系;

g)  地震活動背景。

8.1.2  依據附錄A劃分出三種庫段:

a)  誘發地震可能性較大的庫段;

b)  誘發地震可能性較小的庫段;

c)  不易誘發地震庫段。

8.2  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的確定

按地震、地質和工程條件確定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

a)  水庫條件的類比:與發生誘發地震的水庫進行地震、地質和工程條件對比,認為具有類似條件的水庫有發生相同強度地震的可能性;

b)  水庫影響區范圍內歷史地震的最大震級;

c)  根據誘發地震斷層的長度計算水庫誘發地震的震級,計算方法見附錄B

9  概率評價

9.1  收集國內外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中水庫誘發地震的震例資料,并隨機選取一定數量未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大型工程實例,共同組成樣本集。樣本集中水庫誘發地震震例與樣本總數的比例應不小于12%。樣本總數不得少于234個。

9.2  確定水庫誘發地震的誘震因素。誘震因素包括:庫深、庫容、巖性組合或巖體結構類型、構造應力環境或地應力狀態、斷層活動性、地震活動背景、水文地質結構面發育情況、水文地質結構面與庫水的關系、巖溶發育程度。其中庫深、巖性組合或巖體結構類型、構造應力環境或地應力狀態、斷層活動性等是基本因素,必須選取。基本因素之外應再另選若干因素共同組成誘震因素集,因素選取的數量應不少于5個。

9.3  誘震因素以其“狀態”來表示,每種因素可分成幾種狀態,但至少應分為兩種狀態。各種因素狀態的劃分方法見附錄C

9.4  確定預測目標,即對預測的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進行分檔(分成若干區間),震級分檔要適當,既要考慮震級間隔也要考慮到樣本的數目,檔次應不少于兩檔。

9.5  統計樣本不同震級檔次所屬的因素及其狀態。以誘震因素集中每一個因素不同的狀態構成引發該震級檔次的誘震因素組合條件,并統計其發生概率。

9.6  分析被評定的水庫各誘發地震庫段的誘發地震因素及其狀態。以誘震因素集中每一個因素所屬的狀態構成該水庫庫段誘震因素的組合條件,以A[sub]j[/sub]表示。

9.7  按式(1)分別計算多因素狀態下可能誘發地震各庫段不同震級的地震概率:






式中:

P(M[sub]i[/sub]/A[sub]j[/sub])——要預測的某震級水庫誘發地震的概率;

M[sub]i[/sub]——水庫誘發地震事件震級的類別,(i=012,…,n)

A[sub]j[/sub]——水庫各誘發地震庫段各誘震因素及其相應的狀態,即誘震因素組合條件,(j=123)

P(M[sub]i[/sub])——各不同震級地震類別的驗前概率;

P(A[sub]j[/sub]/M[sub]i[/sub])——不同震級條件下不同誘震因素組合條件的驗前概率。

10  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的綜合評價

10.1  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的評價

10.1.1  水庫各庫段誘發地震最大震級由各種誘震條件確定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最可能發生的最大震級作為該庫段水庫誘發地震的最大震級。當確定性評價和概率評價結果不一致時,以確定性評價為主。

10.1.2  綜合各庫段的水庫誘發地震最大震級,作出該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的總體評價。

10.2  水庫誘發地震危害性的評價

10.2.1  水庫誘發地震震中烈度與震級的一般關系見附錄D。給出水庫各庫段水庫誘發地震的烈度值。

10.2.2  水庫誘發地震烈度衰減關系用附錄D的橢圓形衰減模型。當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評價誘發地震烈度大于Ⅵ度時,應評價水庫誘發地震對水工建筑物和庫區環境可能帶來的危害性。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水庫誘發地震庫段劃分的依據

A.1  水庫誘發地震庫段劃分的依據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根據斷層長度計算水庫誘發地震震級的方法

B.1  斷層長度與水庫誘發地震震級間的統計關系如下:

a)  斷層長度0 km~5 km,誘發地震震級是M4.0

b)  斷層長度5 km~10 km,誘發地震震級是4.0M6.0

c)  斷層長度10 km~20 km,誘發地震震級為6.0M6.5

B.2  震級與斷層長度間關系形式為:







式中:

M——震級;

L——斷層長度,單位為公里(km)

AB——待定系數。

系數AB要通過該地區一定數量的地震及引起地震斷層長度間進行擬合而得出。應用式(B.1)參與擬合的地震斷層長度測量要準確,估算水庫誘發地震能引起的斷層長度要合理。在一個地區若水庫誘發地震斷層的樣本數滿足不了擬合震級計算公式,可補充一定數量震源深度較淺的天然地震資料。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水庫誘發地震因素狀態

C.1  水庫誘發地震因素狀態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水庫誘發地震烈度與震級的關系以及烈度的衰減關系

D.1  水庫誘發地震震級與震中烈度的一般關系

水庫誘發地震震級與震中烈度的一般關系見表D.1





D.2  水庫誘發地震烈度的衰減關系

收集水庫誘發地震的烈度資料,在我國發震水庫除參窩在東北地區,其他基本在華中南和西南地區。在華中南和西南地區可用水庫誘發地震的烈度衰減關系。

水庫誘發地震的烈度衰減關系采用橢圓型衰減模型,其形式為:





式中:

I——地震烈度;

C[sub]i[/sub]——回歸常數,其中i = 123,…;

M——震級;

R——震中距,單位為公里(km)

R[sub]0[/sub]——近場距離飽合因子,單位為公里(km)

ε——隨機變量。

采用天然地震烈度的衰減關系,應符合GB17741的規定,并用震源深度小于15 km的淺震。

 

參考文獻

[1]  中國地震局.GB/T18207.1-2000  防震減災術語  1部分:基本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2]  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B/T18207.2-2005  防震減災術語  2部分:專業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3]  水利部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SL245-1999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觀測規程[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4]  胡毓良等.長江三峽工程水庫誘發地震問題的研究[M]//現今地球動力學研究及其應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5]  汪雍熙等.水庫誘發地震研究[M]//中國水利發電工程:工程地質卷.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6]  Hu YuliangZhao Menget alEstimation of Potential Risk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for the Proposed Hydroelectric Projection the Yangtze Gorges[J]Earthquake Research inChina,1995,9(4)

【發布日期】20070802

【實施日期】200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