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過程安全和系統性的思維模式
轉載:岳遠林
筆者認為,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分為職業安全、過程安全兩個方面,二者的界限并不明顯。系統性的安全思維模式可以站在更高的維度將職業安全和過程安全有效統一到一起。
職業安全、過程安全 和系統性思維模式的特點
職業安全關注的是發生事故概率大、但后果相對較輕的事故。如高處墜落、受限空間作業、機械傷害、中毒等。
職業安全管理更關注人的活動,關注違章行為、培訓、承包商、隱患排查治理、個體防護、應急技能等。海因里希法則、冰山理論等安全法則,常出現在對員工的培訓PPT中,它很好地詮釋了職業安全的理念。確保員工不違章、具備相應的技能、佩戴勞動保護裝備,成為了企業廣大安全管理人員的最主要的任務。
過程安全關注的是發生概率小、但后果非常嚴重的事故。如裝置超壓、泄漏、反應失控等,關注設備設施固有風險的比重較大。事故致因理論、瑞士奶酪模型等工具是過程安全管理的典型代表。
相比職業安全來講,過程安全專業性更強、門檻更高。LOPA、HAZOP、SIF/SIL等概念方法逐步被國內企業所接受。過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引入,也將國內專業安全的理念推向前臺。安全不只是安全管理部門的事,專業部門也要扛起專業安全的大旗。
系統性的思維模式,關注的是企業在抓職業安全和過程安全的過程中,將二者的區別和關系厘清,統籌各管理要素有序高效運行。系統性的思維模式,強調領導力和職責,強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和要素之間的聯系,強調業務過程風險的識別與控制,強調PDCA循環,借鑒了質量管理體系的部分方法和工具。
安全管理實質是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外在展現形式。專家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能通過與領導層的交流過程、制度建設的有效性、員工精神面貌等給出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基本判斷,這些都是系統性思維模式的范疇。系統性思維模式是職業安全、過程安全等管理方法的實施基礎,和安全文化、安全標準化范圍類似。
職業安全管理模式 存在的缺陷
中國目前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行業發展水平并不高,大部分企業在安全管理水平上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嚴管階段。企業決策層大部分還是經歷過大干快上、多快好省階段的60后、70后,學的是鐵人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觀點根深蒂固。在這種背景下,職業安全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仍然將存在于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中。事實證明是有效果的,職業安全的發展極大減少了國內大部分較大以下的事故起數。
職業安全管理模式是偏重經驗式的管理模式,以說教(培訓、規程)和訓誡(罰款、處分)等手段為主。新入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基本也是沿用耳聞目睹的“師傅”的做法。長期只關注職業安全的后果,就是國內大量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多為“半路出家”,安全專業隊伍成為“執法者”。抓好“睡崗、勞保、安全帶”三件事,成為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主要技能之一。“干安全,門檻低”,成為國內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共識。大家普遍認為安全專業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做好安全資料、沉下身子去現場、黑下臉去處罰,就能勝任。安全管理人員普遍職務不高、權限不夠、定位不準、技能不足,往往成了最佳“背鍋俠”。
隨著國家對事故調查理念、方法的不斷改進,事故根原因的概念被提出,專家們發現一些企業在沒有人員違章、沒有顯而易見的隱患存在的情況下,仍會發生事故,逐步認識到職業安全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OSHA、歐洲HSE、日本5S等管理理念逐步被引入國內。
過程安全管理 在國內企業的發展現狀 過程安全管理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化工企業安全績效的提升,很多要求被寫入標準和法規條文中,企業被強制要求遵守。國內的過程安全管理近幾年發展迅速,正在和其他方面一樣,會用很短的時間走完國外幾十年的歷程。 過程信息收集、過程危害分析、變更、PSSR等一些管理要素的的推行,使國內企業真正認識到,管安全就是管理風險的過程。大批的企業高層、技術人員開始關注安全技術、關注事故致因理論。過程安全管理概念、方法、流程、技巧的推行,對國內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推動是一個質的飛躍,彌補了國內安全管理在專業、技術上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過程安全管理在國內發展并不順利,尤其對基數非常大的中小民營企業,雖然都被動地接受法規的要求,但僅在表面上迎合的痕跡很明顯。為什么在國外長期實行的、被經驗證明是有效的過程安全管理,在國內會出現“水土不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過程安全管理自身的局限性。 在2019年10月底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化工過程安全研討會上,萊茵技術有限公司高鴻鈞先生提出了10項過程安全管理實踐的瓶頸。 誤用HSE方式來管理PSM,未掌握重大事故危害及風險管理的中心思想。 PSM體系不健全,風險管理的保護屏障多重失效。 未落實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沒有過程安全文化。 高階領導決心不堅、未以身作則、PSM各類資源不足。 工藝危害分析深度不足,未識別出硬件/人為保護層失效率或可靠度。 未以MAH為起點管理控制關鍵設備及保護層,從源頭埋下隱患。 資產完整性管理有效性不足,管理平臺的貫穿度及整合性不佳。 狀態監測及風險動態檢修不足的RBI/LOW/FFS/CCD/RCM/SIL/Ex管理。 未基于風險的PSM培訓、報警管理、承包商管理、變更管理、PSSR、事故調查、應急管理。 無長效的外審機制,診斷不出PSM風險變化的績效指標。 對于這10點,筆者基本認同。沒有哪一個管理手段是完美無瑕、能完全控制事故的,PSM、HSE體系、杜邦理念、5S、安全標準化……每種管理工具都要經過實踐后才能確定是否適用于某個企業。 “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毛澤東同志在經過長期實踐中得出的名言,在國內有廣泛的基礎。國人信奉的是“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說得就是職責。國內現行的過程安全管理所依據的標準之一為《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實施導則》(AQ/T3034-2010),從其中的要求來看,起碼缺少的是領導力和職責的要素。 基數龐大的中小企業缺少過程安全管理的生長土壤。 首先,國內基本掌握過程安全管理工具、方法、流程的,主要有專業機構(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各類協會)、設計單位、大型央企國企、外資或者有外資背景的企業。他們的技術人員普遍具備的特點是學歷高、學習能力強、專業背景強。除了專業機構,掌握過程安全管理方法的企業人員很少有機會接觸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也不舍得花錢聘用他們認為過于高端的人才。這就衍生出一個問題,中小企業的過程安全管理誰來推動?沒有人才基礎,誰都聽不懂。 如:機械完整性管理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風險為基礎,實質是基于各類分析數據為基礎,包括設備模式失效分析數據、RBI、各類喘振、測厚數據等,這些數據除了第三方能提供的,需要依靠企業人員分析計算。國內大多數中小企業人員能力達不到,則尋找依靠咨詢機構,國內咨詢機構顧問則又大部分是有著國企經歷的人員,同樣也沒有設備風險管理理論基礎。 其次,傳統的安全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很多中小企業會認為,安全管理做到及格就可以。個別專家到企業去講過程安全管理,經常講背景、講概念、講經驗、講教訓,并沒有時間講方法、講實踐。企業聽得云山霧繞,反正也聽不懂,懂了也不一定會,會了不一定做,做了不一定做對,企業興趣普遍不大。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一旦發生過程安全事故,影響都會比較大,媒體宣傳也比較多。一個快死的人外表看還并沒有病,吃了保健藥,死了。調查認定雖然不是保健藥的原因,但這個保健藥沒人敢吃了。中小企業的企業主對風險概念本就不理解,風險的發生概率、嚴重程度,都不是切切實實確定的東西,自然不會愿意因為一個10-5的風險概率去埋單。 過程安全管理技術手段成本較高。 過程安全管理強調的是詢證決策,靠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下結論。數據的獲取往往需要大量、長期、細致的數據統計過程,數據的分析會借助很多工具,包括要借助國外機構幾十年積累的數據庫等。還有一些方法、技巧的培訓。這些都需要很高的投入,包括管理成本、人才成本和財力的投入。這些投入,往往短期內看不到直接的回報。 沒有人才儲備,聽不懂專家在講什么,企業主不理解、不支持,成本還居高不下……這一系列原因造成了過程安全管理在中小企業推行難度比較大。因此,過程安全管理的推動主要靠政府部門的法律法規強制。 系統性思維模式 提供保障 國人喜歡講“體制”“機制”,系統性思維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適用于企業安全發展的運行機制。前面講,我們通過過程安全的方法辨識設備設施風險,控制發生概率小、但后果嚴重的事故;通過職業安全方法來控制作業人員、作業過程的風險,控制發生概率大、但后果相對較輕的事故。兩手抓,一定能把企業安全工作做好。企業還應通過一些手段,確保職業安全和過程安全手段持續有效運行,就是系統性的思維模式。 系統性思維模式借鑒于質量體系和安全標準化,要求企業建立系統性看問題的能力。企業涉及安全的領導力、職責劃分、制度建設、人員能力、軟硬件投入、現場管理、工作方法、測量手段、績效考核等所有方面,都屬于系統性思維模式的概念范圍。 企業在檢維修中發生了亡人事故,這是一起職業安全事故。可能涉及到的原因是風險識別不到位、人員技能不足、設備設施有缺陷、現場管理混亂、主體責任不落實、個體防護不足等原因。 其中,個體防護不足明顯屬于職業安全范疇,但是, 個體防護為啥不足?(勞保發放部門、安全監管部門) 是沒配備還是不會戴?(屬地部門、安全監管部門) 是不合格還是型號不對?(物資采購部門) 是沒有培訓還是培訓效果不行?(培訓主管部門) 制度上有沒有約束?(定制度的部門) 有沒有人負責?(定職責的部門) …… 個體防護不足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其根原因可能涉及到企業生產的各個部門、各個業務過程。系統性的風險缺失導致了檢維修現場人員個體防護不足。我們要集合上面的這些部門,通過一些途徑,來解決個體防護不足的根原因。而不是直接給員工配上勞動保護,監督他戴上就完了。不從系統上解決問題,個體防護不足的事件還會長期出、重復出,導致事故的條件依然存在。 企業因一個閥門壓力選型錯誤發生了泄漏,造成事故。這是典型的過程安全事故。我們要解決的不是換個閥門,而是解決為啥閥門會選型錯誤的原因。 如:誰設計的?誰買的?誰安裝的?誰修的?誰管的?誰查的?誰保養的?誰使用的?屬地單位是誰?專業部門是誰?誰為閥門損壞負責?制度上有沒有約束?員工有沒有培訓?同批的閥門還有沒有?…… 一個閥門選型錯誤也是系統性的安全風險,涉及到多個部門和業務過程。 不樹立系統性解決問題的思維,很難從本質上解決根本問題。系統性思維模式是幫助企業推行職業安全和過程安全的基礎。筆者認為,在建立系統性思維模式方面,安全領導力是核心,制度建設(文件)是框架,員工培訓是基礎,安全投入是保障,持續改進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