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救援專業隊建設初探
為進一步提高消防部隊應對“一高一低一大一化”等特殊災害事故處置能力,補齊當前滅火救援短板問題,公安部消防局提出了建設滅火救援專業隊的理念,指出了專業隊建設的思路和方向,但由于各地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因此沒有明確具體的建設標準。筆者結合吉林省主要災害事故特點和滅火救援器材裝備配備的實際,對滅火救援專業隊建設工作進了初步的調研和思考,并從滅火救援專業隊的概念、組建模式、如何依靠現有人員裝備組建專業隊和將來裝備配備發展需求等方面,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僅供參考。
什么是滅火救援專業隊
筆者認為,滅火救援專業隊是針對某一類災害事故處置工作需要,而建立的由專業人員、專業裝備組成,開展過專業訓練,具備專業技能素質,日常有針對性滅火救援準備,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攻堅克難“沖得上、打得贏”的滅火救援專業隊伍。它可以是一個班組,也可是一個建制單位,還可以是多種滅火救援力量經過科學編成后的集合體。那么,為什么要建專業隊?它與我們現在的特勤中隊和普通中隊有什么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職能任務不同。按照相關標準,城市消防站分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戰勤保障消防站。其中,普通站又分一級站、二級站和小型站。普通中隊只具備處置普通火災和一般性搶險救援的能力,很難完成滅大火、救大災、攻堅克難的任務,即使多個中隊聯合作戰也很難應對“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等特殊災害。特勤中隊雖然具備一般特殊災害事故的處置能力,但由于“身兼數職”、任務繁重、精力有限,在面對大型、疑難火災時,單靠一個“多功能”的特勤隊來攻堅,制勝的手段也捉襟見肘,打贏的底氣仍略顯不足。戰勤保障大隊雖然職能相對單一,但也僅限于后方保障,是打贏的保障而不是“尖刀利刃”。與其相對應的滅火救援專業隊,則是針對某一類災害事故處置而建的專業化隊伍,職能不僅單一,而且極具針對性,這才是打贏制勝的基本保證。
(二)裝備配備不同。現行的執勤中隊都是依據《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進行組建,車輛裝備類型相對統一、規范。近些年來,隨著科技和滅火救援技術的發展,也有部分地區購買了裝甲車、101米登高平臺消防車、渦噴消防車、排煙車、遠程供水系統、大功率泡沫消防車、大流量高噴消防車、無人機、機器人等特種車輛裝備,但仍存在配備數量、分布不合理,前后方作戰不成體系等問題。滅火救援專業隊就是要根據不同災害事故類型,將特種車輛裝備按照“平時分散執勤、戰時集中調派、前后科學搭配”的方式,發揮各類特種器材裝備的作戰效能,從而形成專業隊裝備配備體系。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專業隊的裝備建設不是貪大求全,不是大包大攬,主要是突出高、精、尖,實現攻堅克難、破難題的功能。
(三)執勤準備不同。無論是特勤中隊還是普通中隊,器材裝備都是根據配備要求和消防車的攜行能力進行準備,擺放形式基本一致。而專業隊的作戰準備則不同,例如,高層滅火救援專業隊主戰車的水帶就不應該是我現場常用的對折雙卷式,這種方式在沿樓梯蜿蜒鋪設水帶或其他方式鋪設水帶時非常困難、效率低下。在國外發達國家、還有臺灣、上海等地的高層專業隊均采用的是單卷式和“Z”字折疊式,同時還配備水帶提籃和水帶背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快速向上鋪設;同時,高層專業隊必須配備高壓分水器、分水器接口必須配帶保護裝置或4.5米安全繩以及吊繩器材裝備所需的100米以上的通用安全繩。其他專業隊的作戰準備也各有不同,這里不再一一贅述,需要各專業隊根據作戰需要逐步摸索和完善。
(四)作戰編成不同。作戰編成就是將人員分組、裝備配備根據作戰需要,按照最科學、最高效的搭配方式進行任務分配,固化分配方式,強化協同配合,從而發揮最佳的作戰效能。每個獨立的作戰單元都有自己的作戰編成,小到一個攻堅組,中到一個執勤中隊,大到多個中隊、甚至多個支隊的聯合作戰。我省當前的各類專業隊就是依靠多個中隊的作戰單位進行優化組合后而建成的,也是一種作戰編成。那么,專業隊的作戰編成和多個中隊聯合作戰的作戰編成有什么不同,特別是一些400人左右的二類支隊,市區只有3-4個中隊,無論組建哪類滅火救援專業隊都是依靠這些中隊的人員和裝備,在未成立專業隊之前,一旦發生較大火災,調派方案也是出動市區全部執勤力量。兩者出動力量雖然基本一致,但區別卻大相徑庭。一是調派方式不同,非專業隊模式,多數是全部出動,而專業隊是根據該類型災害處置需要,按編成出動,裝備更有針對性,無用的車輛不出動,可以節省作戰空間,特別是總隊實施跨區域力量調派時,以專業隊內部的各分隊為單位進行調派,更具有針對性、便捷性、實戰性;二是作戰體系不同,多個中隊聯合作戰時,每個中隊是獨立的作戰體系,不同中隊的內攻小組之間不是一個體系,同理后方也是一樣,均屬于獨立的各自為戰;三是作戰效能不同,例如高層建筑火災需要耦合供水時,中隊內部可能沒有2臺壓力匹配的主戰車進行耦合,再例如撲救石油化工火災,中隊供水車流量與主戰車流量可能不匹配,而專業隊是將多個中隊的高精尖裝備進行科學編成后的作戰體系,可以形成合力,實現作戰效能最大化。
專業隊的建設模式有哪些
滅火救援專業隊的種類有很多。10年前,就已經有了地震、水域、礦山和井下等事故處置專業隊,并持續發展壯大。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層、地下、城市綜合體和石油化工等惡性火災的不斷增多,火災撲救遇到了很多新問題和難題,滅火救援的短板越發明顯,促使“一高一低一大一化”滅火救援專業隊應運而生,并且亟待加強。據了解,全國滅火救援專業隊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小精尖”班組模式。目前,全國比較典型的班組型專業隊有地震搜救類專業隊、水下井下救援類、山岳水域救援類、?;范侣╊?、核事故處置類等,而且很多都是地方專業人員組成。滅火救援方面比較有代表的是廣東總隊的專業隊、香港(日本)煙帽隊等。以廣東總隊的高層專業隊為例,一是根據超高層公共建筑由多家物業管理服務單位管理且相互間不構成隸屬關系的實際,依托微型消防站按照“一樓多站”模式建隊。即按使用管理區域設置多個微型消防站,單個微型消防站應按照“一站多點”建設模式建設;二是依托超高層單位物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組建技術處置隊,隊員由電工、水暖工、鉗工、機電工、燃氣管道工等特珠工種技術人員組成。每班(組)隊員不得少于4名,并明確班(組)長1名。每班(組)隊員中各特殊工種人員不得少于1名;三是依托各執勤中隊的特種車輛,以車輛班組為單位成立專業隊,每個專業隊只是針對1-2個滅火救援難點難題,用于配合,而不是整個高層火災的撲救。當然,廣東總隊也有依托1-2個中隊組建的專業隊,我們在后面統一說明。
(二)獨立建制單位模式。這類專業隊比較典型的就是化工企業的專職隊,每個大隊都是成建制的單位,每個大隊都是一個獨立的專業隊,在裝備選型上直接按照作戰需要進行配備。例如:有專門負責高噴滅火的大隊,有專門負責供水的大隊,有專門負責堵漏的大隊,有專門負責洗消救護的大隊。全國也有部分總隊、支隊依靠一個特勤中隊或普通中隊,通過加強人員、裝備配備,獨立組建專業隊的情況,但由于受營房和轄區其他滅火救援任務限制,這種模式的專業隊數量仍然較少。
(三)多單位編成模式。這種模式比較常見,也是目前全國消防部隊通用的做法,就是將鄰近的幾個中隊或配備“高精尖”裝備的幾個中隊聯合起來,按照各類型災害處置需要,抽調其中的人員和裝備進行科學編成后組建的各類滅火救援專業隊。今年10月份,在部局召開的滅火救援專業隊伍建設工作視頻調度會上,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兄弟總隊利用單兵圖傳系統匯報展示的專業隊都屬于這種模式。通過風險評估,立足現有力量,采取“1+N”的模式,按照“屬地主建、特勤主戰”的思路來科學謀劃、精準定位。在轄區高層建筑密集的消防中隊,組建以攻堅班(組)為載體的專業分隊,再依托特勤中隊打造高層建筑專業隊,平時分散、戰時集中,定期集訓、聯合演練,形成“一隊多點”的攻堅力量布局。一旦發生火情,既可在火災初期實現響應快、到場快、控制快,也可在大火形成之前利劍出鞘、重拳出擊、打贏制勝。
吉林省專業隊建設的發展方向
今年,總隊出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全省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專業隊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明確了堅持以全省最大、最難、最復雜災情處置為標準,以現役消防部隊為主力,以特勤力量和特種車輛裝備為重點,按照“邊建隊、邊訓練、邊完善”的思路和“火災風險評估、完善力量編成、實戰效能測試、加強裝備建設、開展專業訓練”的步驟,逐步實現專業化編隊、建制化出動、扁平化指揮的建隊目標?!兑庖姟芬蟾鞯亟Y合區域災害事故特點和執勤實力分布,按照“立足轄區、輻射周邊、高低搭配、優勢互補”的建隊原則,分類型組建1個或多個專業隊,全省計劃組建14個高層專業隊、11個地下專業隊、16個綜合體專業隊、10個化工專業隊,并具體明確了各類專業隊人員和車輛裝備的構成要求。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該《意見》屬于指導性文件,非強制性標準。各支隊要結合實際,專業隊不能貪大求全,不只是做“加法”,也可以做“減法”,人員、車輛都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關鍵是要優化編成、形成合力、打造“殺手锏”,切實能夠解決我們當前滅火救援的短板問題。筆者認為,建設的重點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瞄準建隊目的。滅火救援專業隊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拉支隊伍、掛塊牌子,與一般隊伍沒區別,這樣就是流于形式、應付交差。它的定位是關鍵時刻擔負特定任務、具備打贏手段、能夠一招制勝的攻堅力量。要立足轄區主要災害事故處置需要什么,滅火作戰力量缺少什么,有針對性的采購配備特種裝備,對現有力量進行科學編成,避免1+1=2甚至1+1
(二)配備攻堅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隊伍就要配備“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特殊裝備。要圍繞不同的作戰能力需求,加大高精尖車輛裝備的配備、應用與革新,展示專業化的程度。比如,針對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能不能配備專門從外部實施供水、外攻滅火的裝備和飛行器;針對大體量、大跨度建筑,要著力研究高強力破拆、多角度排煙的專業車輛;針對石油化工火災,近端要有無人機偵察、移動炮滅火、機器人圍堵,遠端要有大功率水罐、泡沫車和遠程供水、供泡沫系統作為保障,尤其是要研究配備關鍵時刻能夠蓋得住、滅得了、不復燃的高效能泡沫。總之,要把最頂尖、最耐用、最實用的裝備配備到專業隊伍。并著力提高復雜極端條件下的單兵作戰能力,個人防護裝備要武裝到“牙齒”,比如熱防護性能高還便于行動的避火戰斗服,帶精確溫度顯示的紅外熱像儀,定位準、無死角的單兵定位、通信和圖傳系統,從細節上要處處體現專業能力。總隊要求室內供液高度不應小于150米、疊加流量不應小于30L/S,高噴車射水高度不應小于80米、疊加流量不應小于80L/S,舉高救人不應小于50米,后方供水疊加流量不應小于180L/S。地下專業隊突出排煙消防車和消防機器人的配備,其中正壓排煙量不應小于40萬m3/h,負壓排煙量不應小于10萬m3/h,化工專業隊突出大功率泡沫消防車、70米以上高噴消防車、遠程供水系統的配備,其中泡沫車供液流量不應小于166L/S,高噴車橫跨距離不應小于30米、流量不應小于60L/S,遠程供水系統供水流量不應小于200L/S,地下軌道交通必須配備路軌消防車或軌道車,從而滿足各類災害處置的需要。因此,各地今后采購裝備時應集中財力滿足上述標準,打造各地的“拳頭”和“尖刀”。
(三)固化作戰模式。首先,要根據災害事故規模,進一步細化火警和應急救援分級,本著“轄區專業編組、區域專業編隊、增援模塊疊加”的調派原則,把專業力量納入第一響應的作戰力量編成,納入數字化預案平臺系統,平時要開展實戰推演,戰時要做到一鍵式啟動,包括裝備、后勤、醫療等力量都要遂行作戰,真正實現“殺雞用牛刀”。其次,要規范執勤戰備要求,從水帶的統型、擺放,到裝備作戰性能的前后搭配,再到互聯互通的通信手段都要做到科學、合理,并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強化各組、各中隊之間的協同配合,特別是在高層水帶鋪設、裝備攜行,地下內攻縱深、器材前運,化工工藝處置、登罐滅火等重要戰斗環節方面,必須反復開展實操培訓和實地演練,切實達到編成的目的,實現攻堅打贏的目標。最后,在滅火救援現場,總隊、支隊指揮員要讓專業隊擔重任、打主攻,統籌相關力量協同配合,真正形成體系化、專業化作戰,切實發揮其尖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