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泄漏如何處置?橙Sir帶您漲姿勢!
炎炎夏季,世界各地的液化氣開始鬧脾氣了
2017年7月18日中午,臺灣臺中市逢甲商圈一家液化氣公司在西安街心齋橋餐廳更換液化氣鋼瓶時,不慎踢落其中兩支鋼瓶滾置地下室造成液化氣泄漏,液化氣公司隨即以電風扇欲吹散液化氣時引發第一次氣爆造成火災,其中一支液化氣鋼瓶在大火中發生沸騰液體膨脹蒸氣爆炸(BLEVE)即第二次爆炸,造成更大的火勢,事故波及周遭9間店面,造成1死15傷。
前兩天國內的液化氣也爆了,死傷了不少人,沒看新聞的趕緊查查百度。
橙Sir處置過的液化氣泄漏案例也好多起了,前幾年處置的一起餐廳爆燃事故中,兩個廚師被不同程度燒傷,沖擊波把他們轟到了小角落,炸的只剩下褲衩;還有一起,橙Sir到場的時候老百姓已經被120接去醫院,廚房的吊頂被轟落,聽說也是燒的不輕。
液化氣泄漏→爆燃,其實就在你我的身邊。
什么是液化氣?
液化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
液化石油氣的膨脹比約為250:1;
通常用于汽車燃料,廚具用料「液化氣罐」;
為了及時察覺液化氣的泄漏,通常會添加氣味強烈的乙硫醇到液化石油氣里「即平時聞到的臭味」;
氣態液化石油氣比空氣重約1.5-2.5倍「容易在低洼處聚集」;
液化氣的爆炸極限約1.5%~9.5%「液化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5%~9.5%這個范圍時,混合氣體遇火源會著火爆炸」
我們遇到液化氣爆炸的可能性有大多?
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你要吃飯,所以要么你家里有液化氣鋼瓶,要么去外面小店吃飯的時候你會遇到液化氣鋼瓶。
其實我比較喜歡說爆燃而不是爆炸,因為基本上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液化氣泄漏,然后堆積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或者低洼處,達到一定的爆炸濃度極限,遇到火源或者火花,爆燃。另一種情況則是液化氣瓶體中的液體因為火焰的高溫急劇沸騰產生大量熱量而引發的一種沸騰液體膨脹蒸氣爆炸(BLEVE),這時候鋼瓶爆開才是所謂的爆炸「一般是頭尾爆,因為頭部屬于泄壓處」。
圖片來源于浙江消防
所以在很多液化氣爆燃的現場,會接著出現第二次爆炸,其實是第一次爆燃后著火,高溫和火焰讓其他鋼瓶的溫度升高,導致出現沸騰液體膨脹蒸氣爆炸(BLEVE)現象。火災現場看到的液化氣爆炸,大多都是這種物理爆炸。「若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留言討論」
消防員該如何處置液化氣泄漏事故?
火情偵察,攜帶可燃氣體檢測儀檢測泄漏濃度,劃定警戒范圍,疏散周邊群眾;
現場警戒,確保泄漏區域無明火,無火花,沒有人打電話,若要破拆,則使用無火花工具;
關閉液化氣閥門,緩慢打開門窗通風,確保不摩擦產生火花;
若閥門無法關閉,則將液化氣罐抬至空曠區域,倒置在裝滿水的大桶里,然后輔以開花水槍稀釋液化氣濃度,直到空氣中液化氣濃度不在爆炸濃度極限范圍。
若是瓶體著火,除非閥門已經關了,否則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把"火"給滅了,如果先把火撲滅,但又無法將液化氣止漏,那就可能會造成爆燃。
普通老百姓遇到液化氣泄漏怎么辦?
立即關閉液化氣閥門,防止泄漏擴大化;
輕開窗戶保持通風,降低液化氣濃度;
禁止使用任何電器產品,如電風扇,電燈,抽油煙機,防止火花引起爆燃;
到安全區域撥打119報警,尋求專業力量救援
若有大量液化氣泄漏,應立即逃離!文字看不爽?那就來看看視頻吧
視頻來源于臺灣新北消防發爾面
看到這里,你應該能夠安全應對各類液化氣泄漏事故了,最后你肯定還想知道,為什么液化氣瓶不可以橫著放吧?我來告訴你。
為什么液化氣瓶不可以橫著放?
液體氣化危險:因為液化石油氣鋼瓶內的液化石油氣是高壓液化方式(其原體積壓縮至1/250)后灌入鋼瓶,一旦該鋼瓶橫放,液體瞬間流出到大氣中,會立即膨脹250倍,膨脹過程中若有任何火源則會產生危險;
摩擦生熱危險:液化石油氣鋼瓶站立時,液體與氣體接觸面積少,比較安全;如果橫放時,液體與氣體接觸面積大,比較危險;尤其是橫放搖晃時,液體與氣體摩擦面積擴大、次數增加,會使液體汽化增壓而影響其安全性。附近若有熱源,則有可能產生爆炸危險性;
開關閥易損壞:由壓縮液體變成氣體過程中會大量吸熱,如果橫放外泄,以致液體接觸到鋼瓶閥,將導致該出口結冰,而無法發揮其控制流量的正常功能;
安全墊片碎化:另因橫放時,容易使鋼瓶內層及底部的液體雜質或油污接觸開關閥,導致該閥阻塞而失去正常控流功能,或因該閥塑膠墊片接觸液體碎花而失去止漏功能;
安全泄壓設計:液化鋼瓶儲存時,液體存在下半部,氣體則在上半部,為使內部壓力平衡,當有泄壓時,應往壓力最弱處排放,故所有的鋼瓶閥均設計在最上端,以防故障或意外狀況發生時,壓力能由上端釋放,不致影響四周環境及作業人員的安全。另外,為了避免儲存場所因氣體泄漏而爆炸,儲存場所的屋頂應以不燃材料建造,并以金屬板或其它輕質不燃材料覆蓋;
本段文字參考臺灣新北消防發爾面臉書
結語
液化石油氣鋼瓶使用不當,可能像顆不定時炸彈!所以鋼瓶要放在陰涼通風,不受太陽直射和暴曬的地方。如果放置在室外,應有遮蔽物,使其溫度不超過攝氏40度。
特別感謝臺灣新北消防發爾面的授權!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他們的facebook。
本文版權屬于“橙色救援”微信公眾號,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