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微信中問:《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刪除900-410-06歸在900-409-06中,不包括生化處理污泥。接下來生化處理污泥應該申報何種代碼?
污泥是不是危廢?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小編整理了關于污泥是否是危廢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首先,單純用于處理城鎮生活污水的公共污水處理廠,其產生的污泥通常情況下不具有危險特性,可作為一般固體廢物管理。另外,專門處理工業廢水(或同時處理少量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能具有危險特性,應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T298-2007)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的規定,對污泥進行危險特性鑒別。第三類,以處理生活污水為主要功能的公共污水處理廠,若接收、處理工業廢水,且該工業廢水在排入公共污水處理系統前能穩定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共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可按照第一條的規定進行管理。但是,在工業廢水排放情況發生重大改變時,應按照第二條的規定進行危險特性鑒別。
第四類情況,企業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向其法定邊界外排放工業廢水的,出水水質應符合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屬于正在產生的固體廢物,對其進行危險特性鑒別,應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的規定,在廢水處理工藝環節采樣,并按照污泥產生量確定最小采樣數。
電鍍污泥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往往同時屬于HW17、HW21、HW22、HW23。重金屬超標的電鍍廢水,屬于廢水污染防治范圍,納入廢水管理,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范圍,不屬于危險廢物。雖然超標廢水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是根據《兩高司法解釋》(2016版),如果廢水中一類重金屬(如鉛、汞、鉻、鎘、砷)超標3倍、或者二類重金屬(如鎳、銅、鋅、錳、釩)超標10倍以上的,除處以行政處罰外,照樣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屬于固體廢物,不屬于危險廢物。根據環辦【2010】157號文件,該類廢物在轉移管理的過程中,“參照危險廢物管理,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參照危險廢物管理的意思是說,該類污泥不屬于危險廢物,但是要提高管理層級,尤其是要加強臺賬管理,防止運輸過程中拋灑滴漏與非法傾倒。然而工業企業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往往因其浸出毒性超標、或者含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和其他危險特性,絕大部分應屬于危險廢物范疇(判定方法主要依據企業環評、行業規律、物料來源、專家認定、屬性鑒別等)。屬于危險廢物(HW18)。但是在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6.3條要求后,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不納入危險廢物管理;另一種情形是,如果經過預處理后,滿足《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30485-2013)有關要求的,協同處置過程也納入豁免管理范疇。大部分屬于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80號)規定,“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分類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執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中的“感染性廢物”中列有“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醫療機構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柵渣、沉淀污泥和化糞池污泥等,應列入此類。如果某醫療機構在環評時,對于廢水處理工藝經過專門設計,并且已對污泥做出了屬性判定,如果管理部門認為該類污泥應當納入危險廢物管理,則應通過危險廢物鑒別程序進行最后判別。依據由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參看本公眾號15號的文章)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結合住建部、環保部、科技部于2009年2月28日聯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五步即可判定污水污泥是否屬于危險廢物,如下圖所示:
國務院安委會已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2個專題實施方案、9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從2020年4月啟動至2022年12月結束。其中包括組織全面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排查,化工園區、化工企業等是重點整治對象,要求危險廢物貯存、運輸、處置等全過程監管實施起來,確保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危險廢物專項治理是三年專項整治重點之一——危化品的風險防控的一個專項,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在危險廢物的安全整治上,《三年行動計劃》表明從開展危險廢物排查、完善危險廢物管理機制和加快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等幾大方面進行。為了確保對危險廢物的全流程監管,相關單位要從多個方面建立完善管控手段: 一是建立規范化的危險廢物清單臺賬,危險廢物分類分區貯存,在收集、貯存、運輸、處置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尤其是要加強對轄區內化工園區、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單位及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的監督和檢查。 二是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并將相關行為在嚴肅查處的同時納入信用管理,實施聯合懲戒;同時建立完善危險廢物由產生到處置各環節轉移聯單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控制危險廢物流向,動態監管; 三是建立部門聯動、區域協作、重大案件會商督辦制度,形成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并修訂完善《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用嚴格的手段和嚴密的監管來推動企業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加快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是處理危險廢物的末端環節,同樣也不容忽視。在這一方面上,《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各地根據地區危險廢物產生的類別、數量,合理規劃布點處置企業或企業自行利用處置等多種方式,加強區域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同時對高危險等級危險廢物引起重視,尤其是要加快綜合處置技術裝備等的研發。而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也要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危險等級、貯存設施、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或委托外單位利用處置方式等有關資料和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危險廢物貯存不得超過一年,嚴禁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這也意味著,在危險廢物處理領域,接下來會制、修訂一批相關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來規范企業和工業園區的危險廢物治理的開展,促使我國危險廢物的產生量減量化,處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