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网站_欧美gvfreevideosxxxx_男女激烈动图_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化工園區安全管理探討之四——過程安全的特殊性

那么,為什么過程安全這樣一個概念會被提出?基于什么提出?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就沒有管理安全么?為什么要設立獨立的過程安全管理方法、框架和技術?

過程安全是相對于個人安全(職業安全)而提出的,是基于管理的范圍來做出的。個人安全傷害范圍是個體的,而過程安全的傷害結果是全過程的,是可能造成群死群傷事件的。因此,過程安全事故造成的傷害范圍更廣,影響更大。這雖然是過程安全的定義,但是并未反映出其特殊性。過程安全相比個人安全至少有以下兩點特性,也因這兩點特性造成了其管理方式的巨大區別。

首先,過程安全事故和個人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不同。個人安全事故一般傷害小(相對過程安全事故)、頻率高;而過程安全事故傷害大、影響大,同時發生頻率低(相對于個人安全事故)。

其次,過程安全事故往往是多環節失效的結果。因為過程安全事故的后果嚴重,所以為了防止這種事故發生,設置了多層的防護措施來防止其發生,并且這些防護措施還往往屬于不同部門、機構和人員。因此,一般的過程安全事故往往是一個系統失效問題,而不是單個原因的。

以上這兩個特性造成了管理措施上的巨大差異。

發生頻率的差異首先造成了知識獲取渠道的差異。中國有個詞叫做“老安全”。安全人員越老越值錢。邏輯何在?安全人員見過的事故、未遂事件越多,他的經驗越豐富,對于事故可能發生的機理了解得越多,從而可以發現更多的潛在的問題(隱患),從而越”值錢“。 換言之,“老安全”個人安全知識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經驗。但是,“過程安全”的經驗如何獲取?那些真正經歷過事故現場、目睹了設備失效的人恐怕都九死一生,再也不想干安全這個行當了吧。

那么,過程安全的知識主要來源于哪里?主要有兩處:

1
標準

這些是被最最慘痛的經驗教訓收集整理而成的,但是要現場管理人員熟悉掌握所有的標準,恐怕有些強人所難。

2
風險分析

這是一種故障假設思維,是用思想試驗的方法把所有可能出現的事故場景一一演繹討論。為什么過程安全中極為推崇HAZOP方法?提出者們在HAZOP的目的中說得清楚, “找出所有可能導致設計意圖偏離的危害情形”(至少這是我接受ICI的幾位先驅培訓時候的定義)。

 

想通了這層,很多現實中的現象就容易解釋。

世界上的化工工藝種類繁多,人類幾十年總結的標準也汗牛充棟,全部詳細了解標準實為不易,所以需要設計標準風險分析雙管齊下。

煉油和成熟的大化工,工藝成熟,各條標準其實都是之前設計的經驗總結,防止事故要依靠標準,但也不要忘記標準有其適用情形和范圍,風險分析工具輔助于具體特殊情況的分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細化工就不同了,各種新工藝新產品不可能都有標準可以遵循。因此,精細化工的工藝危害分析就更加依賴于完整的“風險分析方法”——HAZOP。HAZOP方法就是在ICI不停地研發新樹脂合成工藝時創立的,對于那些新的反應甚至需要更加前端的“反應危害分析”來提供完整的風險知識。

另外,精細化工對于標準的熟悉程度也一定不如成熟工藝。一來人員不足,二來這些標準對精細化工也并不是完整的體系,而是一條條孤立的要求。

 

過程安全的多層管理方法,導致了過程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

個人安全防范的基本邏輯是,避免人員暴露于風險之下。只要找出那些可能會造成暴露的隱患,消除它,那么就不會發生事故。例如,有一個剪切機有可能會在員工不注意的時候切掉員工的手指,那么識別出這個風險暴露,做一個擋板,讓員工的手伸不進去,這個風險就消除了,人員就安全了。

過程安全不同。由于事故后果嚴重,一定需要設置多個防護層。由于防護層比較多,各個防護層的維護人員并非同一個人,甚至同一個組織,且這些人或者組織并不直接暴露于風險之下。

例如,一個儲罐腐蝕泄漏造成火災的事故,其防護層一定有:正確的設計建造安裝,設備維護保養,溢出以后的氣體探測預警,周邊的防爆電器和點火源控制,周邊火災應急設施和火災預案等等。

這些防護措施的維護人員各不相同,且都不暴露于風險之下,這時候要靠現場查看判斷就有些難度了,這位“老安全”就需要具備設備設計、安裝維護、防爆電器、氣體探頭、消防、應急等多方面的知識。每個工廠都具有這樣一個“老安全”,現實上有難度。

個人安全的管理可以依賴于“老安全”的現場知識,在現場巡查中找到問題,而過程安全中其實并不一定能夠如此管理。那些標準相關的確實可以被有經驗的現場檢查找出來,而與風險評估相關的部分恐怕是難以被現場檢查所發現的。

所以,這里采用的是另一個管理思路:防護措施可靠性管理。相比于國外風險評估的質量,中國報告與外國報告,尤其是歐洲的報告有著明顯的質量區別。其中,最大區別就在于,防護措施記錄的詳細程度。而這些記錄下來的防護措施就是可靠性管理的源頭。

那些被列入風險評估報告的防護措施就是用于防止事故發生的根本,這些防護不論是源于標準,還是源于風險評估,都將成為過程安全管理的知識來源。

完整的防護層避免了安全管理人員變成一個掌握所有標準的專家,而應該成為一個對已經找出的防護層完整掌握的現場管理人員。

中外文化的差異也體現于此:既然是一個系統問題導致了過程安全事故,歐美傾向于總結為安全文化問題,需要提升安全文化,確保整個系統的有效執行;而中國傾向于總結為責任問題,通過強調責任驅動整個系統的落實。

兩種文化,兩條道路,其實是殊途同歸的,因為提升安全文化首先就是要領導帶頭示范的,最終都是希望可以系統修復存在的管理漏洞。

但是有一點不能誤解了,不論是文化還是責任,都說的是需要領導重視,并不是領導拍腦袋決定如何管。過程安全由于涉及知識龐雜、標準繁多,是一個依賴于專業知識的管理系統,并不適合于如個人安全一樣的現場管理。

因此,依靠總經理簽字,依靠攝像頭監控是提高了領導重視,但是對于管理本身,效果怕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