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汛期尾礦庫潰壩
尾礦庫是指筑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的,用來堆存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進行礦石選別后排出的尾礦或其他工業廢渣的場所。
尾礦庫是一個具有高勢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險源,存在潰壩危險,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尾礦庫一般由尾礦堆存系統、尾礦庫排洪系統、尾礦庫回水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尾礦庫的分類
山谷型尾礦庫是指在山谷谷口處筑壩形成的尾礦庫。它的特點是初期壩相對較短,壩體工程量較小,后期尾礦堆壩相對較易管理維護,當堆壩較高時,可獲得較大的庫容;但當匯水面積較大時,排洪設施工程量相對較大。我國現有的大、中型尾礦庫大多屬于這種類型。
傍山型尾礦庫是指在山坡腳下依山筑壩所圍成的尾礦庫。它的特點是初期壩相對較長,初期壩和后期尾礦堆壩工程量較大。由于該類尾礦庫尾礦水的澄清條件和防洪控制條件較差,因此管理、維護相對就比較復雜。國內位于低山丘陵地區的小礦山常選用這種類型的尾礦庫。
平地型尾礦庫是指在平緩地形周邊筑壩圍成的尾礦庫。其特點是初期壩和后期尾礦堆壩工程量大,維護管理比較麻煩;國內平原或沙漠戈壁地區常采用這類尾礦庫。例如山東省的一些金礦的尾礦庫。
截河型尾礦庫是指截取一段河床,在其上、下游兩端分別筑壩形成的尾礦庫。它的特點是不占農田;庫區匯水面積不太大,但上游的匯水面積通常很大,庫內和庫上游都要設置排水系統,配置較復雜,規模龐大。這種類型的尾礦庫維護管理比較復雜,國內采用的不多。
潰壩原因
洪水漫頂
洪水漫頂是造成尾礦庫潰壩的重要原因。由于排洪設施的設計、施工或管理不能滿足要求,往往會造成尾礦庫排洪能力不足、排洪設施出現堵塞垮塌,汛期時大量雨水涌入庫內,極有可能導致洪水漫頂,使壩體潰決。
壩體裂縫
壩體的某些細小裂縫有可能成為壩體集中滲漏的通道,裂縫的出現也可能是壩體滑塌的預兆。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壩基承載力不足導致局部壩體坍塌開裂、壩體邊坡及斷面尺寸設計不當、壩體施工質量差等。
滲透破壞
正常穩定的滲流可以加速尾礦庫干灘的形成和尾砂的固結,提高壩體的穩定安全性。若壩體沒有進行合理的設計及施工,未根據穩定運行要求設置壩體排滲層,將會造成壩體浸潤線偏高,有可能引發潰壩事故。
壩體滑坡
有些壩體滑坡是突發性的,有些則是先由細小裂縫開始,然后裂縫慢慢擴大,最終導致滑坡,發生潰壩事故。滑坡按滑坡的性質可分為剪切性滑坡、溯流性滑坡和液化性滑坡;按形狀可分為圓弧滑坡、折線滑坡和混合滑坡。
防范措施
加強安全監測
尾礦庫潰壩事故常在汛期發生,此時應加大監測力度:尾礦庫干灘是否已經形成,干灘長度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排水構筑物是否完好通暢,庫區周邊有無引發地質災害的不利條件,泥石流攔截設施是否完好有效。尾礦庫壩體邊坡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產生隆起或者塌陷;壩體表面是否有沖刷的現象,有無裂縫。若產生裂縫,應立即了解裂縫的形狀、走向,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發展趨勢。
采取預警行動
當企業發現壩體存在洪水漫頂、排水管坍塌等危險時,應及時報告相關安全監管部門、當地政府部門和設計單位,盡力排除險情。如果險情不斷擴大,應組織尾礦庫下游人員疏散轉移,防止事故擴大,避免人員傷亡。
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
各單位應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在尾礦庫所在地政府的統一組織領導下開展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
做好汛期防洪工作
開展全面、細致的尾礦庫防汛安全檢查,特別是曾經發生過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加強對排洪、泄洪設施的維護,保證尾礦庫的調洪庫容和干灘長度符合標準,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隱患進行重點巡查,制定應急措施。
五個“必須”
1、必須確保全員培訓合格,“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2、必須確保排洪、排滲設施設計規范、運行可靠排洪設施是尾礦庫必備的安全設施,它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尾礦庫防洪安全。排滲設施可及時降低庫內水位和浸潤線埋深,有效防范滲流破壞。
3、必須限期消除病庫安全隱患,嚴禁危庫、險庫生產運行尾礦庫可分為危庫、險庫、病庫、正常庫。對危庫須采取應急措施;對險庫必須立即停產,及時消除險情;對病庫必須限期整改,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必須按設計及時閉庫,這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應按規定時限及時履行閉庫程序,嚴格進行尾礦庫整治和排洪系統整治。
5、必須建立應急聯動機制,確保應急裝備、物資及應急演練到位政府、生產經營單位和尾礦庫周邊村鎮要建立應急聯動機制,確保在尾礦庫發生事故或險情時能夠及時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