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网站_欧美gvfreevideosxxxx_男女激烈动图_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環保設施的安全問題研究與建議 原創 李文楠、馬立強 馬哥說 昨天

【編者按】:管環保還要管安全,這一原則近期已由國務院安委會明確。

本文是一篇萬字長文,主要是探討環保設施存在的安全問題,并結合案例提出建議。文章由益馳思(EHS)公司的咨詢顧問李文楠和馬哥聯合編輯,期待各位專家領導批評指正。



研究背景

近年隨著國家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特別是2015年后掀起的轟轟烈烈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運動,不少環保工程倉促上馬,存在安全條件論證不足等現象。另外,環保設施的安全監管在職責劃分上不夠清晰,環保設施的安全問題長期被忽略。


近年由環保設施運營管理不善導致的安全事故頻發,屢見報道,特別是活性炭和焚燒等VOCs治理設施。然而,一切的重大變革都有重大事件的推動,響水事件發生后,環保設施的安全監管職責得到了進一步明確。


2020年12月28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了《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的通知[安委(2020)10號],按照該文件:(十一)生態環境部在安全方面的職責包括:。

  • 依法對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等進行安全監督管理,防止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發生。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相關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調查和事故現場應急環境監測。

  • 指導協調地方政府開展生產安全故次生環境污染和其他相關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和處置工作

  • 指導督促地方和相關企業單位對重點環保設施和項目組織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

可見,管環保也要管安全的時代來臨啦


EHS在源頭的風險管控上的融合又更近了一步,如同當前節能與減排實現了統一一樣,未來EHS的監管統一可期!

環保設施

環保設施是治理工業、商業及服務行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產生并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物質,使其達到法定要求所需的設備和裝置,以及環境監測設備。


一般環境保護設施按治理物質的形態分類有廢水治理設施、廢氣治理設施、廢渣治理設施、粉塵治理設施、噪聲治理設施和放射性治理設施等。根據《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包括72項設備。主要分為五類:環境監測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備、廢水處理設備、噪聲與振動污染控制(材料)設備。


本文主要針對廢氣、廢水、固廢這三類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環境要素,針對企業常見的幾種環保設備的安全問題,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安全對策措施,為企業環保設施的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提供思路。


常見環保設施安全事故

廢氣環保設施安全事故


工業廢氣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有機廢氣、燃料廢氣、粉塵廢氣、酸霧廢氣、油煙等。工業廢氣根據其排風量、溫度、濃度及本身化學物理性質,其治理方法各不相同,有機廢氣采用活性炭纖維有機廢氣凈化器、催化燃燒、RTO、低溫低離子、光催化氧化等;酸堿廢氣采用酸堿中和方法,酸堿廢氣凈化塔;硅烷廢氣一般采用不銹鋼硅烷燃燒塔處理;惡臭廢氣處理一般采用生物除臭以及光催化氧化或者活性炭吸附等。


以VOCs治理為例,目前常見的VOCs末端治理工藝有蓄熱式燃燒(RTO)、催化燃燒(RCO)、直接燃燒(TO)、活性炭吸附脫附、低溫等離子等。但VOCs廢氣成分復雜,通常為多種易燃易爆的混合有機氣體,前期的技術工藝選擇不到位或這些裝置的投入使用不加以專業管理和控制,往往會帶來新的安全隱患。比如低溫等離子裝置電暈放電著火問題;RTO裝置爆炸問題;活性炭裝置自燃以及危廢處理問題。

1

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事故案例

低溫等離子體是通過電子束照射、電暈放電、介質阻擋放電、沿面放電、輝光放電、孤光放電、微波放電、射頻放電等方式產生的,而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電極結構形式主要為電暈放電和介質阻擋放電,且兩者放電的原理都是高壓放電,在處理易燃易爆的揮發性有機物氣體及所處電氣防爆區域使用,都極其危險。所以,原國家環保部2013第31號文《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第27條明確規定,使用低溫等離子技術要注意爆炸、火災等安全因素


依據:《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圖片

事故案例

2017年6月20日,天津某樹脂有限公司在安裝調試環保設備過程中,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環保設備安裝調試人員2人當場死亡、2人受傷。


事故原因

合成樹脂生產廢氣的排放環節主要有:

①原料投加及投料孔(處)若密閉性不好,原料投加過程將會發生逸漏,逸漏出來的物質無組織揮發、擴散;

②聚合反應過程中未參與反應的原料和有機溶劑將以廢氣形式排出反應釜,未參與反應的原料以及有機溶劑將從廢氣排放口處排出,有組織揮發、擴散;

③產品及中間產品卸放時,若密閉性不好,或卸放過程自動化水平不高,將會發生逸漏,逸漏出來的物質無組織揮發、擴散;

④原料和有機溶劑儲存過程中發生泄漏,以及原料和溶劑儲罐發生大、小呼吸排氣,作無組織揮發和擴散。由此可見未聚合的物料、溶劑的不凝氣及樹脂粉塵均可能引起爆炸。


該樹脂有限公司使用的低溫等離子體廢氣處理設備,屬于電暈放電,其原理是當氣體擊穿后絕緣破壞,其內阻降低,放電迅速越過自持電流區后便立即出現電極間電壓減小的現象,并同時在電極周圍產生昏暗輝光。

圖片

圖1 事故現場現場圖片


從事故調查結論可以看出,低溫等離子體廢氣處理設備未采取濃度高高聯鎖,當入口廢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時,設備尚可啟動運行。從事故現場照片可以看出,低溫等離子體廢氣處理設備為常壓設備,在爆炸后頂蓋完全掀起,側門全部頂開,設備本體不能承受內部有機氣體或粉塵爆炸的超壓,發生爆炸時設備本體嚴重破壞,傷及旁邊正在調試的工作人員,導致2人當場死亡、2人受傷。


安全建議

①在低溫等離子體設備聯鎖方面,應設置入口總烴濃度高低報警和高高聯鎖等措施

②在低溫等離子體裝置運行操作方面,放電之前必須對反應器內的氣體用空氣或惰性氣體置換足夠時間,待反應器內氣體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5%時方可啟動;

③在運行過程中必須對入口廢氣濃度進行在線監測,當進入反應器的氣體濃度達到或超過爆炸下限的25%時必須進行配風稀釋。


2

RTO焚燒爐及事故案例

現在市場上對VOCs的大量處理工藝,例如膜分離、活性炭吸附、高沸點溶液吸收、生物轉化、冷凝回收和熱力氧化等方法中,蓄熱室熱力氧化爐(RTO)具有去除效率高、經濟適用性強,且熱能利用效率比傳統的直燃式氧化爐提高70%左右等優點,是目前企業解決VOCs的有效手段。但因各企業情況的不同,RTO應用也存在局限性,在投入生產使用時,由于操作失誤、設備缺陷、設計處理風量過小、沉積物清理不夠及時、收集系統設計不合理等多種原因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


事故案例

江蘇某化工企業RTO凈化系統在2015年3月初和3月末兩次發生爆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聚合物多元醇車間引風機損壞,現場儀表燒毀,RTO 部分裝置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100余萬元。


根據相關資料,該企業生產方式為間歇性生產,事故發生時僅POP、PL1/PL2產品的工藝廢氣通過DN50~DN350不等的金屬管道進行了收集(主要污染物為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三甲胺、異丙醇、苯乙烯、丙烯腈等),廢氣收集后通過引風機進入RTO焚燒,該RTO為R-RTO(旋轉式蓄熱焚燒爐)。廢氣收集、處理的詳細流程如圖所示。

圖片

圖2 廢氣處理流程圖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真空泵出口尾氣排放溫度過高,而有機物沸點較低,導致污染物排放濃度過高,同時相應的入口空氣補氣不足,外加環氧丙烷、環氧乙烷的化學性質活潑,最終導致接入焚燒爐中的廢氣達到相應爆炸極限,從而造成爆炸事故的發生。

圖片

圖3 不同溫度下有機物飽和濃度安全性分析


間接原因:

①收集系統設計不合理。調查過程發現對于真空泵高濃度有機廢氣,企業均未進行冷凝回收預處理,且目前企業對 PL 系統真空泵出口廢氣所設計的收集方式極不合理,真空泵出口所配備的傘形罩集氣量有限,廢氣收集總管僅DN50,正常運行時系統稀釋風量難以保證。


②預處理措施不到位。該企業POP、PL1、PL2車間對有機廢氣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未配備脫附再生系統,基本無效,末端所配置的不銹鋼高壓風機無變頻系統,導致廢氣收集管路系統中負壓值過高,能耗較高且不利于有機物的冷凝回收,所采用的金屬材質水洗塔強度較高,當系統發生爆炸等意外事故時無法起到有效泄爆的效果(無泄爆措施),導致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沿著管道進一步往生產車間傳導,加劇了爆炸的次生危害。


③RTO爐本體存在問題。本項目中部分產品含有氯元素,諸多案例表明,蓄熱陶瓷體由于質量較大,支撐件通常要承受較大的應力腐蝕,當體系含氯時(如環氧氯丙烷)高溫焚燒處理過程中將產生HCl等污染物,對設備本體、RTO 爐旋轉閥易產生較大腐蝕,系統難以穩定、有效運行。


④廢氣中存在化學品自聚現象。項目廢氣中含有部分丙烯腈、苯乙烯等有機物,上述物料在溫度較高時極易發生自聚合,導致RTO爐蓄熱陶瓷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設備阻力變大,同時底部有高沸點有機物粘附現象,易引起火災等安全事故。


安全建議

RTO在正常工況下不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由于廢氣成份復雜多變、濃度波動大,易造成焚燒爐運行穩定性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防范RTO火災、爆炸事故可以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①全面識別風險。對不同廢氣混合集中收集時,應對各種廢氣間的相互影響開展風險分析,弄清廢氣的危險特性。對廢氣的組分,危險性、爆炸極限、閃點、燃點等進行檢定和檢測,全面掌握廢氣的安全風險,避免發生反應。對于廢氣成分復雜的,應進行安全性分析,例如HAZOP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②優化收集系統。對吸風罩、風機選用進行規范設計,同時廢氣收集管線需統籌規劃,形成支管→主管→處理裝置→總排口的收集處理系統,確保廢氣收集效果。合理選擇相關設備和材料,可通過設置緩沖罐、調整風量等預處理設施,嚴格控制RTO爐入口有機物濃度和流速,保證相對平穩、安全運行


③漸進化科學調試。RTO爐調試時理應先進行空載調試,待空載調試穩定后再逐步接入低濃度有機廢氣,如企業污水池加蓋收集后廢氣、車間換風廢氣等,最終再逐步接入高濃度廢氣,同時對擬接入高濃度廢氣的排放流量、排放濃度進行檢測。


④安裝在線監控系統,設置電控系統操作間。RTO 爐凈化處理系統是一項人機高度結合的設備,雖然其自動化程度較高,但必須安排專人進行維護與管理,如 RTO 爐在發生爆炸前有機物濃度常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此時系統若有人值守則可提前發出預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對 RTO 各系統尾氣安裝 TVOC 濃度在線監控系統,為企業管理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3

活性炭處理技術及案例

活性炭是一種經特殊處理的炭,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50nm之間,有巨大的表面積,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積為500~1500m2,正是基于這一點,在有機廢氣處理時使用顆粒活性炭,讓氣流通過活性炭層進行吸附,進而降低有機廢氣的濃度。吸附過程是放熱過程,有機廢氣在活性炭中除了有物理吸附現象外,活性炭本身以及吸附的有機物還會與氧氣發生緩慢氧化,其較大的比表面積會也會加劇這一氧化的過程。此外當廢氣中含有一些不相容的化學物質時,其不相容反應在活性炭的催化下也會加速。這些都是放熱的過程,同樣會引起活性炭的熱積聚風險


在工業廢氣處理的過程中,因為活性炭吸附工藝比較單一,所以會造成活性炭飽和的速度比較快,處理的效果也不夠穩定。因此,在工業中大多情況下還會采取其他處理工藝相組合的方法,例如旋流板塔+UV光解+活性炭吸附、水噴淋+干式過濾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等。


Smisek和Cerry研究了應用含有再生裝置的活性碳吸附床著火狀況,當含有酮類,醛類或相近化合物時。研究發現在吸附設備發生著火的狀況大多是由于生產狀況安排停機或機械故障關閉后發生。停機一段時間后,吸附系統重新啟動時發生著火狀況,調查者把這種著火狀況歸于活性碳自發的氧化反應,當系統沒有在完全冷卻的狀態下停機,或者由于未關閉死的閥門扔滲入少量空氣進到活性碳床,這些氣流卻足以引起氧化反應所需。而且由于氧化導致的熱量散發較慢,在活性碳床的某個局部位置可能會引起活性碳的自燃。


事故案例

事故①:某公司塑料PP材質的廢氣緩沖罐(利舊,內有活性炭,未識別到變更風險)發生爆炸事故。爆炸導致緩沖罐整體被炸碎,,部分碎片飛至周邊路面。沖擊波導致冷卻塔塔體剝離脫落、堿洗塔堿液管路泄漏;所幸當時周邊沒有行人通過,未造成人員傷害。

圖片

圖 4 事故現場圖

事故②:某公司2車間樓頂的活性炭吸附罐(廢氣預處理)發生著火。所幸發現及時,未造成嚴重的蔓延,消防隊前來將大火撲滅。


事故③:某公司1車間樓頂活性炭吸附罐(廢氣預處理)發生著火。因車間人員及時發現火情,火勢在初期被撲滅。


結合事故發生時的現場調查、生產情況、以往異常情況分析,推測這幾起活性炭吸附罐著火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氣溫較高的情況下,工況復雜的廢氣經過活性炭處理(吸附)過程中發熱(物理和化學)。由于活性炭長時間未更換,灰分較高,床層散熱較差,不利于對流散熱。致使熱量在床層中積聚,在其中形成局部熱點。導致其溫度達到活性炭的自燃點或溫度達到了混合有機物氣體的閃點。同時部分空氣進入廢氣中與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安全建議

針對活性炭自燃的情況,為了防范活性炭火災事故,首要考慮對活性炭進行升級替換,比如采用沸石轉輪吸咐材料,沸石轉輪等吸咐材料屬于無機材料,天然的不燃性;設計階段,活性炭廢氣處理法設計前期輸入條件要準確確認,對于含有酮類、醛類等有機物組分時需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采用活性炭廢氣處理法。活性炭廢氣處理法廢氣處理設備的自控程序要完善,建議采用HAZOP分析法進行風險點及預防措施的分析。具體有以下幾點措施可以參考:


① 確保有機廢氣的預處理裝置滿足生產負荷,所有的廢氣組分必須經過有效的預處理,不相容的廢氣應單獨預處理后再排入吸附罐中吸附處理;

② 活性炭選材:使用點火溫度高,灰分低的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

③ 條件允許的話對吸附裝置進行降溫;定期檢查處理裝置、廢氣管路是否有不完整漏風的情況,要保證管路不漏氣,定期更換活性炭;

⑤ 吸附處理裝置前的廢氣管路安裝管路阻火器(阻爆轟型);管路上(分段)安裝泄爆片,廢氣緩沖罐上安裝泄爆板,泄爆板要有固定裝置;

⑥ 吸附裝置內安裝噴淋滅火裝置,用來撲滅初期火災;

⑦在吸附床層安裝溫度探頭,監測活性炭層的溫度發現異常時及時處置;

⑧應急反應與人員培訓。培訓人員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能力,要能及時撲滅吸附處理裝置的火災,防止火災蔓延。


4

廢氣治理設施安全評估小結

吸附法(直接吸附法、吸附-回收法、新型吸附-催化燃燒法)、直接燃燒法、催化燃燒法等廢氣處理設施本身一般不會產生燃燒爆炸。廢氣處理系統爆炸的根本原因是廢氣中可燃氣體的濃度處于爆炸極限同時存在點火源。因此防止廢氣處理系統爆炸 的主要措施,是要控制各廢氣吸入點吸入的各有機氣體濃度小于爆炸下限,建議以爆炸下限25%(v/v)為設防值


如果某點吸入的有機氣體濃度過高,則應采取冷卻或冷凍的方法,采用金屬換熱器械(如板式冷凝器)和金屬管道(要防靜電接地),但部分工藝,特別是鹵化物廢氣,由于腐蝕嚴重,并不適合使用金屬管道,需要結合實際需求選擇。使其中的有機氣體安全地冷卻成液體回流或收集到某容器,使進入廢氣收集系統的廢氣濃度降低到安全濃度。以蓄熱式熱氧化爐(RTO)為例,仔細閱讀其使用說明中,RTO設備生產廠家均提到只適用于低濃度(低于30%LFL)、大風量。


企業要考慮反應器沖料、安全泄放等高濃度有機氣體,大大高于爆炸下限,切不可排入只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以防產生廢氣管道系統和處理設施發生爆炸事故。


由于廢氣管道連接許多設備和車間,廢氣處理系統的爆炸事故,嚴重時會引起其他設備或車間的連鎖反應。對有可能產生沖料和反應失控的反應器,企業應預先研究采取安全排放的措施,首先應采取溫度和壓力的檢測報警或連鎖等安全自動化手段,防止沖料和反應失控制現象的發生;其次應設計安全泄料設施,以滿足萬一發生沖料事故或反應失控制安全泄放系統動作,大量有機體氣體的安全泄放和處理,例如設計事故緩沖罐,甚至高空排放設施。


綜上所述,企業在重視低溫等離子體廢氣處理設備、RTO蓄熱式熱力焚燒爐等廢氣處理設備安全自動化功能(有機廢氣的濃度檢測和連鎖)的同時,更應重視各廢氣吸入點有機廢氣濃度的檢測和預處理,并考慮事故狀態下的緊急排放和處理,在良好工程設計的基礎上,必要時采用HAZOP或者LOPA等適當的風險分析等方法,對整個廢氣處理系統進行安全評估,確保整個廢氣處理系統所有廢氣濃度處于安全濃度以下,從源頭上消除廢氣處理系統的火災、爆炸事故。


廢水環保設施安全事故案例


工業廢水是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用水。這些廢水通常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和危害。在對工業廢水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人們根據廢水的化學性質、工業加工對象、含有的污染成分等對其進行了各種分類。


我國的工業廢水治理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已取得了重大進展,污水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可以應對一定范圍內的工業廢水治理需求。然而,盡管我國的污水治理技術正在向成熟化發展,但是污水治理的管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許多小型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沒有按照規定流程對污水進行治理,導致處理力度較低,不僅不能實現污水的有效治理甚至帶來了一些安全問題。


根據資料統計,在工業廢水處理事故中,排在首位的是中毒窒息事故,淹溺事故和高空墜落事故排第二位,其余為觸電、火災、機械傷害、坍塌、爆炸等事故。在污水處理行業事故中,排在首位的是中毒窒息事故,淹溺事故和高空墜落事故排第二位,其余為觸電、火災、機械傷害、坍塌、爆炸等事故;并且污水處理行業檢修或者設備維護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遠高于正常運行期間。


1

廢水治理設施事故案例

(1)山西污水處理中毒窒息事故

2020年6月16日上午10時許,山西省太原市某院,3名男子進行作業時被困于醫院內地下封閉污水處理池中。接到報警后,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迅速趕往現場,將3人救出。不幸的是,3人均沒有了生命體征。經調查,下池人員未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品,作業時沒有有現場安全員在場全程監督安全。

圖片

圖 5 山西污水處理事故現場圖

(2)北京污水處理站中毒窒息事故

2020年8月26日上午10時許,北京市豐臺區某污水處理站沉淀池在進行疏通作業過程中,發生有限空間作業窒息事故。調查發現,該小區內部有限空間場所根本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


(3)湖北污水清淤中毒窒息事故

2020年4月23日,湖北省隨州市某公司在組織對污水溝進行清淤作業時發生事故,導致3人死亡。經調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有限空間作業等安全管理規定不落實、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是導致事故的原因。


(4)河南污水泵站檢修窒息中毒事故

2020年6月27日,河南省某公司3名維修工人在修理污水泵時暈倒。事故發生后,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緊急救援,但3人最終不幸死亡。經調查,施工人員未在施工前對作業環境的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有毒氣體含量進行分析;在施工時沒有佩戴防護用具;并且在出現中毒前兆跡象時,未及時采取正確安全的自救措施。


(5)廣東污水處理廠溺亡事故

2020年5月23日,廣東省東莞市某污水處理廠內,一名工人在管道維修過程中不幸發生了淹溺事故,造成該名維修工人死亡。經調查,工人臨邊作業未系好安全帶。


(6)甘肅污水處理裝置閃爆事故

2020年7月22日,甘肅省蘭州某公司煉油污水處理車間一裝置調節池浮油閃爆起火。當地消防部門迅速調集前往現場將其撲滅,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


2

廢水治理設施安全評估小結與建議

對于廢水處理過程窒息和中毒事件的風險防控:

根據相關統計,廢水處理設施安全事故的事故類型以中毒事故居多,占事故總數目的近70%,且發生事故的原因多為人員處于密閉空間內長時間暴露于有毒氣體當中造成傷亡。且造成中毒事故多發的另一潛在原因為施工人員的勞動保護用品配備不齊全或佩戴不正確。另外,因救援人員在自身防護用品未佩戴的情況下冒險進入通風不暢的現場盲目施救造成自身傷亡也是一大原因。


針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安全事故的常發中毒窒息事故類型,企業應該強對于中毒事故的專題安全教育,加強施工人員對于中毒事故的重視程度;加強施工現場對于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檢查,在安全教育活動中要對個人防護用品進行自檢、互檢;確保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到位、佩戴正確。另外,要加強施工現場的通風,降低有毒氣體發生聚集的幾率,還可在施工區域加裝有毒氣體的檢測裝置,并要求現場工長和安全員對作業區域的有毒氣體進行監測記錄,一旦發現有毒氣體濃度超標,應立即停止該區域的作業。


其實,消除“密閉的限制空間”,是降低窒息和中毒的根本廢水池一定要“加蓋”才滿足環保要求嗎?


對于廢水處理中的火災爆炸風險防控:

①要防止由于混觸帶來的安全隱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嚴禁將會分解出易燃、易爆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在清理危險品設備出現的污水時,需要先進行凈化處理,將其中的有害物質、易燃與易爆物質排出,在排放物符合標準要求后才能夠進行排放;


②避免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對于工藝設備中排放出來的廢水;


③加強通風安全管理,消除引火源對于積存有蒸汽與可燃氣體的下水道,在未將危險排除以前嚴禁作業,在距離散發火花與明火位置的15m之內,嚴禁設置排氣管,對于污水處理廠的建筑物與設備,需要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來設置防火間距。若生產過程中可燃氣體與可燃液體無法正常排出需要維修時,必須要提升進行事故警報,防止排出的可燃氣體與可燃液體引爆火源。


結合企業安全管理特點,對污水處理行業的安全管理有一些參考意見:

①加強現場和設備設施管理

加強現場6S和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加強設備設施管理,盡可能選用安全高效的設備設施,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在充分分析危險源的基礎上,在現場安裝安全防護設施,并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完善密閉空間通風設施,配備安全器材和有害氣體探測儀。通過定制看板、設置設備異常信號燈、安全提醒板、安全曝光臺等多種形式,向作業人員充分傳遞安全信息,提高責任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


②改進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單位和負責人安全職責,定期進行檢查,確保職責落實到位。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定期對現場隱患進行檢查,查出隱患及時治理,舉一反三,避免重復隱患。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通過對標管理,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③突出安全管理重點

加強特殊時段、重點部位安全風險管控,尤其做好設備檢修過程、受限空間的安全管理。凡涉及動火、受限空間、盲板抽堵、高空、斷路、動土、吊裝、用電、設備檢修等作業必須按照相關作業規程辦理票證方可作業,確保安全防護設施和現場監管到位。


④提高員工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

加強員工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培訓,通過經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和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員工自救和施救能力。讓作業安全成為員工發自內心的需求和追求,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素養。


⑤采取本質安全的控制措施

采用先進技術,消除密閉空間,降低窒息中毒和火災爆炸事故風險。先進技術將在下文推薦。

固廢環保設施安全事故


固廢,尤其是固體廢棄物中的危險廢物貯存處置,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危險廢棄物往往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它的妥善處置,關系著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需要專業的公司參與其中。


對于企業而言,建立綜合危險廢棄物管理方案,方案涵蓋危險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存儲、回收到處置的整個流程,并利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危險廢棄物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是處理各類危險廢物的最終追求。


在接收廢棄物之前,先采集廢物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定性,確認符合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核準范圍(新版固廢法以不再提“經營許可證”,經營二字已刪除)。在之后的處置中,針對每一種危險廢棄物特性匹配以相對應的回收與處理工藝,包括焚燒、物理化學處理、資源回收、穩定化、安全填埋等。但往往因企業投產時間較長,當初規劃、建設時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主體責任未落實,未提前規劃或預留好符合要求的危險廢物貯存場地;或者只是規劃、建設了一部分,導致企業后續擴產擴能時多以依托現有為主,貯存庫容已跟不上當前產能要求,形成了無規范倉庫或實際貯存脹庫的既成局面,此時,為滿足貯存要求,企業建設或設置了一些臨時設施、集裝箱等不合規、不合法方式貯存,不符合規劃選址要求,也無法辦理后續建設、消防手續;同時部分企業對自身的危廢情況不夠了解,儲存處置不當,委托沒有資質單位運輸,處理危險廢物等原因,易產生較大安全隱患。


1

危險廢物處置過程事故案例

(1)煙臺某公司硫化氫中毒事故

2017年12月,煙臺某公司由于處置危險廢物前未對其危險性進行分析,導致危險廢物硫化氫中毒事故發生,造成5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450萬元;

圖片

圖 6 現場救援圖


(2)響水事件

2019年3月,江蘇鹽城響水縣某公司由于硝化廢料長期貯存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最終引發硝化廢料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約19.86億元;

圖片

圖 7 事故現場圖

圖片

圖 8 響水事故


(3)昆山某公司危險廢物爆炸事故

2019年昆山某公司在鎂合金鑄件機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含水較高的乳化切削液,收集的鎂合金碎屑廢物未進行有效的除水作業,鎂與水發生放熱反應,釋放氫氣,又因鎂合金碎屑堆垛過于集中,散熱不良,使得反應加劇,瞬間引發集裝箱內氫氣發生爆燃,爆燃的沖擊波夾帶著燃燒的鎂合金碎屑沖破集裝箱對面機加工車間的卷簾門,造成7人死亡、5人受傷。

圖片

圖 9 事故現場圖

(4)湖北某危險廢物處置公司危廢品暫存庫儲存的火災事故

2019年5月,湖北某危險廢物處置公司危廢品暫存庫儲存的實驗室廢物發生化學反應放熱,引發火災,直接經濟損失約133萬元。


(5)某印染公司污水罐體坍塌事故

2019年12月3日,浙江省嘉興海寧市許村鎮蕩灣工業園區內海寧市某印染公司由于污水罐設計缺陷,焊接不牢固,發生污水罐體坍塌重大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重傷。

圖片

圖 10 污水罐事故現場圖


2

危廢處置過程安全評估小結與建議

以上國內危險廢物相關事故過程及起因,暴露了目前危險廢物安全監管及防控過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①危險廢物安全風險認識不足,危險特性鑒 別鑒定技術不到位。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企業未及時對其業務所涉及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進行分析,企業工作人員對于危險廢物風險認識不足。如煙臺某公司危險廢物硫化氫中毒事故中。企業處置危險廢物前未按規定進行取樣和分析,從而導致危險廢物包裝容器不合規、處置人員必要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理知識缺失;


②危險廢物大量、長期違規貯存,隨意堆垛、混存混放現象嚴重。近年來危險廢物產生量快速增加,而符合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公司處置能力有限,跨省轉運處置也十分困難,因此危險廢物貯存成為了新的難題。江蘇響水“3·21”事故正是由于硝化廢料長期貯存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最終引發硝化廢料爆炸。此外,由于危險廢物的危險類別不同,對于貯存、運輸環節的溫度、濕度等條件存在一定差別,混放易導致事故發生;


③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強,處置效果有待提升。在有限的處置能力和高額的處理費用下,企業故意隱瞞、偷放偷排或違法違規處置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完善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設施安全標準,消除處置能力瓶頸。實現無害化處置,是目前危險廢物處置行業的關鍵;


④危險廢物安全監管和防控技術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需求。當前危險廢物監管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指導,固廢管部門和企業對于危險廢物的貯存類型、數量、時限、貯存環境等信息的監管和預警較為困難。同時,危險廢物貯存、運輸場所缺乏必要、有效的安全防控設備,未設置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和噴淋系統,不利于危險廢物事故的預防和發生后的應急處置,進一步加劇了事故的破壞性。


建議

①完善危險廢物危險特性鑒別鑒定與登記。危險廢物危險特性的鑒定評估是進行危險廢物安全監管的第一步,是針對危險廢物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提供技術、信息支持的基礎工作。因此開發準確、快速鑒別技術,建立危險廢物安全數據庫是實現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步;

②危險廢物貯存安全防控技術標準化、措施完善化。無論對于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還是處置單位,危險廢物的貯存是管理過程中風險防控的重要環節。危險廢物包裝容器應該規范化,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計應充分考慮危險廢物分區貯存、貯存庫防滲防擴散、風險報警、職業健康等功能。企業應當更加注重危險廢物燃爆事故風險防控,視頻監控、在線檢測、消防預警等的應用,降低危險廢物安全事故帶來的風險;


提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能力,提高處置效果。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單位應該提供資源研發危險廢物處置新裝備,明確處置設施安全標準,配套更加完善,對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場所合理布點;


④提升危險廢物管理人員安全技能與管理水平。對危險廢物管理人員加大培訓,必須讓管理員了解危險廢物的基本性質和應急處置措施;


⑤針對環保設施強化風險辨識。將環保項目、主生產裝置、周邊設備實施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系統性風險辨識,高度重視環保改造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重點分析環保項目對主生產裝置、周邊設備設施產生的次生風險。


⑥建立危險廢物安全監管信息化系統。危險廢物監管與計算機、物聯網技術交叉成為信息化監管的未來趨勢,逐步建立全國范圍的危險廢物監管信息處理和數據管理,危險廢物監管、統計和查詢向人工智能方向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