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電的系統性風險及核保建議
本文作者為羅綺老師,原文在2014年1月《水利科技與經濟》雜志上發表,經作者授權,貓叔略微作了些許編輯,特此在“核保云”公號發表。
在此,貓叔也歡迎各位現役或退役核保人給核保云投稿,可以是風險分析,也可以是事故案例分享,甚至也可以是核保人的各種吐槽,只要你想說,只要你想寫,核保云就在這里等你!
投稿郵箱(underwritingcloud@163.com)
小水電的概念 小水電的定義主要取決于小水電的規模,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考慮: 1)根據政府核準投資項目。以《廣東省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04年版)[1]為例,1000kW-25萬kW或庫容100萬-1000萬立方的項目屬于省級政府核準,以上為中央政府核準,以下為地級及縣級政府核準投資項目。 2)根據《DL5180-2003年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安全標準》[2](如表1) 3)根據《大壩安全管理條例》[3],壩高15米或者庫容大于100萬立方,必須執行本條例。 截止到2008年,我國5萬KW以下的小水電共計4.5萬座,根據此統計口徑,參考上述三種水電站規模劃分,為了便于統計,可以將四、五級水電工程,即裝機規模5萬kW以下或庫容1000萬以下的電站作為小水電。 保險公司承保小水電業務所面臨的問題 從保險公司承保的小水電業務的角度來看,此類業務通常存在如下問題: 1)小水電選址靈活分散的特點決定了小水電承保前風險查勘難度大。大多數小水電都是三、四級支流,功率小,位置偏僻。尤其是部分引水式電站,取水口或閘壩遠離廠房,查勘耗時耗力。 2)一條河流從上游到下游可能分布無數電站,如果上游發生洪水會造成多個電站全部沖毀事故。如甘肅白龍江600公里很多河段幾乎首尾相連,干支流水電站上千座。陜西嵐河干流百余公里建了16座引水式電站[4]。 3)我國在兩個“特殊”時期建設的小水電項目工程質量存在嚴重隱患。一是早期在大躍進和文革中由于缺乏經驗,“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建設的,以及作為病險水庫而加固遲緩的原因導致水工建筑本身存在隱患。二是90年代和2000年后小水電跨越式發展中出現的“四無”小水電。 4)小水電投資低見效快,其設計防洪抗災等級本身就難以抵御重大的自然災害。 對小水電本身的風險,無論是建筑期還是運營期,無論是財產保險公司還是學術界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黃永陽對中小水電站的投資風險做了分析[5];劉江波等人對峽谷地區小水電建設誘發地質災害做了研究[6];陳興長詳細研究了四川省西溪河地洛水電站工程“7.31”泥石流災害[7],對造成災害本身的人為因素做了介紹。但是針對自然災害造成小水電發生的系統性風險,或者說從保險的角度去看待小水電的系統性風險的研究較少。本文正是希望從系統性風險的角度去研究小水電的風險。 小水電的系統性風險 小水電所面臨的風險較多。自然災害方面,如地震、洪水、暴雨、泥石流、塌方、滑坡、暴風等;意外事故方面,如水工建筑設計錯誤,設備制造缺陷,員工操作失誤及其他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意外事故等。 但本文所定義的系統性風險,是指區域性或者流域性的風險。引起這類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地震、海嘯,暴雨、洪水,以及泥石流。 根據文獻[8]介紹,“5.12”汶川地震時,水電工程有如下特點: 1)水電工程中離震源點近的受損更嚴重。如岷江上游受損最嚴重,其次是涪江上游和白龍江下游; 2)堆石壩受損較混凝土壩嚴重。如相對遠離地震源的紫坪埔水電站震損較其他五座高壩(沙牌、通口、寶珠寺、碧口和水牛家)嚴重; 3)擋水建筑、泄水建筑及輸水建筑受損較輕。如由于停電和泄水建筑的金結受損,映秀灣、太平驛、漁子溪等工程的地下廠房和沙牌、紅葉二級等工程地面廠房均發生了水淹廠房事故; 4)地面建筑較地下建筑受損嚴重。大部分地下建筑,如地下廠房、泄洪洞、引水隧洞幾乎沒有受到地震的直接損害。而暴露在外的部分容易受到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如水淹廠房、塌方、泥石流等。據估計汶川地震造成水電工程的財產損失約180億。 汶川大地震未發生大壩潰決。這表明水電工程的抗震性能是非常好的。但并不代表地震不會對大壩造成潰壩。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地震時,堆石壩Fujinuma的18.5米大壩因壩體土石液化潰壩。災害發生后,當局對252座大壩進行檢測,發現有7座受損。而汶川地震時,紫坪鋪水庫運行庫容為全庫容的18%。假設地震發生在高水頭時,且紫坪埔為上游龍頭水庫時,結果也許會是災難性的。目前國內水電開發,提倡流域統一開發。其龍頭水庫大多為第一級,以充分利用其調蓄能力,提高全流域水電站出力的經濟性。 根據文獻[2],小水電在設計時無需單獨考慮地震災害,采用場地基本烈度即可。加上其設計施工和管理不規范,甚至有“四無”工程。這都大大加重了地震對其小水電本身的直接損失。考慮地震導致的上游大壩潰壩,引發的洪災,以及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如泥石流,對小型徑流式或者廠房選址不佳的電站是毀滅性的。 按照洪水的成因,可以分為暴雨、泥石流、融冰融雪、風暴潮、潰壩決堤、冰凌、海嘯等引發的洪水。與本文研究的小水電系統性風險有關的,主要是前兩類。 暴雨是降雨強度很大的雨。一般來講1h降雨量16mm以上,或連續12h降雨量30mm以上,或者連續24h降雨量50mm以上的都可稱為暴雨。但由于各地降雨和地形不同,形成災害的暴雨強度也有差別,如在山區和平原地區差別就相當大,主要原因是山區河谷深切,河流量落差大。而平原地區河谷開闊,要形成一定水深或規模的洪水,對降雨量要求就更大。 我國建國以來最災難性的洪水是河南省“75.8”洪水[9]。1975年受3號臺風影響,河南洪汝河、沙潁河和唐白河流域遭遇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汝河板橋水庫上游林莊和洪河石漫灘水庫上游油房山等地。5-7日三天,林莊降雨量1605mm,油房山1411mm,造成中型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田崗水庫、竹溝水庫和其他58座小型水庫漫溢潰壩。當時的直接損失26億人民幣。當然,造成如此多大壩潰決,除了突發的洪水以外,與歷史環境也有關系。這一批大壩大多建于解放前、大躍進和文革時期。在設計施工方面存在諸多缺陷,加上事故處理不當,才造成了這起災難。之后,國家加大了水電站設計、施工方面的規范,對潰壩后影響巨大的大壩還強制實行定期檢查。國內大壩潰決現象減少。但即使如此,近幾年因洪水造成的電站損毀也時有發生。如2006年6月17日-18日,廣東省英德、清遠出現大規模降雨。黃酮河,鯉魚河流域受災嚴重。牯塘鎮白水寨電站、錦潭三級電站、龍潭坑電站三座電站大壩被沖毀。與此同時,韶關某些地區2h降雨200mm,全市共15座水電站受損。再如2008年7月24日,廣西省受臺風“燦都”影響,僅那坡縣就有4座小水電廠房被淹。而2009年8月7日臺風“莫拉克”造成福建全省水閘、泵站和水電站水文測站、機電井409座損壞,塘壩168座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9.8億元。因此而發生這些事故的大多數都是小水電。 因此洪水引發的小水電系統性風險,其特點是范圍廣,影響大。一般是多流域或者全流域。而受災后果主要為大壩潰決,水淹廠房等。 泥石流指含有大量泥沙、黏土、礫石、巖石等固體物質與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混合后,使溝谷地帶產生移動或流動,并向溝谷坡下緩慢滑動或位移的洪流。多發生于我國不良地質分布地區,如云貴川甘青等山區地形。 如2011年甘孜州“7.12”雅江泥石流,造成唐崗、核桃坪、鐵泉、三道橋、下渡等五座電站受損。2012年8月13日,四川省石棉縣草科鄉遭受泥石流災害,造成2座小水電沖毀。根據能源評論2010年一篇報道“云南省近幾年受泥石流沖毀的中、小型水電站達360余座、水庫50余座;上千座水庫因泥石流活動而嚴重淤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泥石流對小水電的威脅并不低。 泥石流引發的小水電系統性風險,其特點是流域性突出。一般是單流域,且大多為流域中非平緩地區。受災形式主要為水庫淤塞,大壩潰決,廠房被填埋等。 保險公司核保現狀 盡管小水電存在三種系統性風險,但實際在小水電業務核保中卻經常被忽略,未在承保條件中體現。主要原因有: (一)保險公司大案數據缺失 單一保險公司承保標的有限,無法全面反映國內標的出險情況。近年來,財產險保險市場競爭主體越來越多。新開業的保險公司歷史數據儲備相對缺乏,標的物系統性風險研究的不足,導致擬定承保條件無法滿足對價條件。如某保險省級公司,在進行嚴格風險選擇的情況下,多年承保的小水電賠付率過百,而剔除其2000年和2011年的大案,賠付數據低于50%。若僅看某一時段的情況,極有可能得到錯誤的賠付數據。 (二)保險作用弱化 被保險人負責投保工作的多數是財務人員,他們工程技術知識相對較弱。工程技術方面主要依賴企業的生產和安全技術部門,而這兩個部門人員所關注的通常集中在日常的小事故上。這樣勢必弱化保險在企業風險管理中轉移財務風險的能力。而市場的保險主體存在著惜賠、拖欠,甚至拒賠等行為,致使客戶出險后的補償得不到保障,保險加快生產恢復的作用無法體現,極大地削弱保險的作用,使被保險人對保險的理解更為負面。 (三)系統性風險的定價模型缺失 一方面數據積累缺乏、保險主體各自為戰,再加上對系統性風險研究不深入,導致了定價模型的意義弱化,推進緩慢。 對小水電業務的核保建議 從業務實操角度出發 核保的主要原則是自留合理,風險對價。從小水電系統性風險的角度來看,小水電出險的特點是出險概率較大,而損失程度高。一方面,由于小水電保額小,大多數財產保險公司都只能使用到很少的再保合約,這直接導致自留比例過大。另一方面,市場的條件無法達到對價水平。如前所述云南省,2011年全省共有約1700座小水電,而因為泥石流的損失,平均每年按40座考慮,損失金額為保額的1/3考慮,僅泥石流災害其純風險損失率就應該為0.78%。在加上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合理的利潤,經紀人手續費,以及其他損失,毛費率應該高于1.5%。而實際上目前市場上一切險的費率僅僅為0.2-0.3%。 基于以上情況,本文建議核保處理小水電業務時可采取以下策略: 1)以共保為主,達到風險分散。 2)在費率沒有達到對價條件的情況下,謹慎開口保單式的統保。這類統保通常不會做查勘。 3)做好風險選擇,盡可能避開風險高的標的。提高查勘水平,詳細了解標的信息,如規模,水文地質情況,運行維護水平等。嚴控地質災害頻繁地區的小水電業務。 4)設置限額。在保費充足度不夠,且自留超出保險公司可承受范圍的情況下,設置限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從行業發展角度出發 近年來,日本地震、澳大利亞及東南亞洪水、美國颶風、我國汶川和雅安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國內對巨災保險的研究逐漸升溫。巨災風險通常是針對具體的單一風險事故,如地震、洪水。筆者認為,巨災風險的研究要建立在對各行業風險的分析之上。因此,本文提及的系統性風險,實際上是多種巨災風險對單一行業的影響。研究的風險事故是地震、洪水、泥石流。小水電抵御風險能力差,系統性風險特征突出,為了更好地研究其風險特征,量化風險,服務社會,核保可以從以下方面作一些探索: (一)數據整理和分析 各家保險公司應該充分利用各自承保的小水電項目數據,搭建小水電行業數據整合平臺,建立數據分享機制,讓過去的經驗成為費率擬定的重要參考。 (二)定價工具的開發 進一步研究小水電系統性風險的特點,量化其風險。建立小水電系統性風險定價模型。 (三)提高被保險人的保險意識,糾正不正確的保險觀念 一切產品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有需求,被扭曲的需求或者被動的需求必然導致產品的走樣。小水電系統性風險是客觀的,應讓客戶認識到這種客觀性,幫助客戶形成正確的風險管理意識。同時,保險人可以建立針對小水電巨災賠付的內部考核機制,讓整個市場小水電的定價能反映其真實成本。 (四)維護科學合理的市場秩序 保險具有社會性,是集多方之力,救一方危難。因此,保險人在承保小水電時如果不考慮系統性風險而簡單定價,既是對該標的被保險人的不負責,也是對其他被保險人的不公平。相關部門應該在掌握小水電系統性風險成本的前提下,建立風險成本定價監管機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04年版),2005年 [2] 中國水電顧問有限公司,《DL5180-2003年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安全標準》[M],2003年 [3] 原電力工業部,《水電站大壩安全管理辦法》[M],1997年 [4] 鐘雯君,《要死多少人你才肯罷手_舟曲泥石流巨災周年祭》[J],《環保視界》,2011.09,83-85 [5] 黃永陽,《淺析中小電站的投資風險防范》[M],《企業導報》,2012年,第08期,14 [6] 劉江波,《峽谷地區小水電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研究_以瀘水縣為例》[M],2006年,05,129-131 [7] 陳興長,《四川省西溪河地洛水電工程區_7_31_泥石流災害》[M],《山地學報》,2010年,28(1),116-122 [8] 王斌,周建平《汶川地震災區水電工程震損調查及分析概述》[M],《水力發電》,2009年,35(3),1-5 [9] 曹新春,《水庫大壩安全事故防范與除險加固技術標準手冊》, 北京中軟電子出版社,2003年表1 水電樞紐工程的分等指標
工程等別
工程規模
水庫總庫容
億m3
裝機容量
MW
一
大(1)
≥10
≥1200
二
大(2)
<10
≥1
<1200
≥300
三
中型
<1
≥0.1
<300
≥50
四
小(1)
<0.1
≥0.01
<50
≥10
五
小(2)
<0.01
<10
小水電系統性風險的定義
地震、海嘯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洪水引發的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