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礦礦難后的深思:科技向善要加快!
山東金礦礦難
1月10日14時,位于山東省棲霞市西城鎮正在建設的五彩龍金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
事故發生后,企業迅速組織力量施救,但由于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直到第二天20時5分才向棲霞市應急管理局報告有關情況。
1月12日上午,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棲霞市笏山金礦爆炸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煙臺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孫樹福通報救援進展情況。強調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救援,堅持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絕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
1月24日,經過14天的全力救援、科學救援,救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首位被困礦工于11時13分順利升井,隨后10名被困礦工分四批陸續成功升井。剩下11人中,已知一人遇難,還有10人處于失聯狀態。
指揮部表示救援面臨的困難一是巖石裂隙比較多,整體性不好,在鉆孔的過程中容易卡鉆;二是當初爆炸發生在風井旁邊,沖擊波把從0米到-300米豎井的所有設施全部沖毀。指揮部表示,已經調用了全國各地最好的設備、最好的技術和施工人員。
截至目前,10人確認遇難,1人仍處于失聯狀態。
5G智慧礦山
生產安全性、礦山事故是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問題之一,礦山事故又分為煤礦事故和非煤礦山事故,這次是屬于后者。
煤礦事故比非煤礦山事故更多、更嚴重,每一噸煤上都沾著人血,好在死亡率呈明顯下降的趨勢。
1978年至2002年是煤礦事故高位波動階段,百萬噸死亡率在4.5人以上;2003年至2012年百萬噸死亡率降到1人以下;2013年至今,進入穩定下降階段,百萬噸死亡率在0.3人以下,逐步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20年3月20日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8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礦山行業的融合,加速“智慧礦山”建設。
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指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礦山技術體系,實現煤炭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生產。”
去年12月7日,華為CEO任正非到訪華陽集團,考察全國首座5G智慧煤礦。據悉這座煤礦通過5G網絡,賦能煤礦人工智能,實現更全面、更及時、更快速的安全監控,保證生產更加安全有效。
智慧礦山可以利用礦區無人駕駛技術,減少現場作業礦區卡車作業司機人數,降低運輸成本。再輔以油改電、儲能技術等,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礦卡的能源消耗,進一步降低成本。而運輸成本在煤、鐵等大宗礦產的成本結構中占了一半。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護生命。井下少一個人,就多一分安全。
此外,智慧礦山通過機器視覺、大數據等手段,可實現數字化管理,加強監管,提高生產環境安全性。傳統礦山的生產環境監管長期缺乏有效手段,煤礦的探放水、瓦斯抽采、露天礦山的邊坡檢測等,由人工操作,準確率低,及時性差,且無紙化率低,有時甚至出現造假等問題,安全隱患嚴重。
17世紀,英國礦井工人發現,金絲雀對瓦斯這種氣體十分敏感。空氣中哪怕有極其微量的瓦斯,金絲雀也會停止歌唱;當瓦斯含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金絲雀就被毒死了,而人類還毫無察覺。所以工人們每次下井都會帶上一只金絲雀作為“瓦斯檢測指標”,以便及時發現危險,緊急撤離。
我們現在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通訊技術這么發達,電商、電游都做到了世界第一,如果人命關天的礦山安全管理還停留在“金絲雀年代”,似乎太本末倒置了。
智慧礦山充分利用新技術,通過礦山機械設備遠程控制、機器視覺、數據采集等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大大提高礦山的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最重要的是,可以助力礦山建成少人工作面或無人工作面,最終將人從危險的、繁重的場所解放出來,提高礦山安全水平,保護生命。
這次山東棲霞市五彩龍金礦礦難事件提醒我們,除了煤礦,非煤礦山也應該努力建設成“智慧礦山”,也許不久,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8部委將聯合印發“關于加快非煤礦山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不少人懷疑5G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社會是不是真的需要5G?依我看,就算只有智慧礦山這一個應用,也值了,更何況它還有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多種應用。
人們抵觸新技術的原因之一:利益沖突
人們對5G的懷疑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人們對汽車的懷疑。汽車發明后,馬車行會到處宣傳,這個怪物怎么能夠和馬比呢?馬不會跑著跑著沒油了,馬不會跑著跑著陷在泥里拔不出來了,馬不會跑著跑著忽然發瘋似的撞向另一匹馬把你撞死了;如果你喝醉了酒,抱著馬頭,老馬識途,自動就把你送回家了。
可是人們不聽,還是要坐汽車、買汽車。眼看汽車要普及起來,馬車行會加緊游說英國議會,于1865年通過了一部《機動車法案》,后被人嘲笑為《紅旗法案》。該法案規定:每一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必須由3個人駕駛,其中一個必須在車前面50米以外做引導,還要用紅旗不斷搖動為機動車開道,并且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4英里(即每小時6.4公里)。
結果英國的汽車行業被德國、法國趕超,更被美國遠遠趕超。亨利·福特發明了大批量生產汽車的流水線,使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將美國建成了第一個“輪子上的國家”。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演,情節、角色一樣,演員、道具不同而已。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時,所有傳統汽車公司高管都不看好,認為電動車只能是個玩具,不能成為正經的車,馬斯克瘋了,必敗無疑。
2010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自1956年福特公司上市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美國汽車制造商。現在,特斯拉的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比世界前十大傳統汽車公司市值的總和還多。理論上特斯拉可以把它們全部買下,當然馬斯克覺得根本不值得買。
人類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第二次是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第三次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等的發明和應用。簡單來講,就是機械化、電氣化、電子化。傳統汽車還在用內燃機,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為什么就不能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呢?人類現在都快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了(即智能化),如果人類生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汽車還是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難道不奇怪嗎?
人們應該感到奇怪,為什么電動車現在才開始普及。實際上1835年,第一輛電動車就問世了。1895-1905年的十年間,美國電動車銷量遠遠超過其它動力的汽車。在內燃機汽車興盛之前,電動車就創造了許多速度和行駛距離的歷史記錄。1900年,美國制造的汽車中,電動汽車占15755輛,蒸汽汽車1684輛,而燃油汽車只有936輛。1912年,電動汽車生產達到頂峰。此后電動車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在一些特殊場合使用,例如高爾夫球場。
2006年一部名為《誰殺死了電動車》的紀錄片揭露了上個世紀石油巨頭、大車廠以及金融資本如何聯合起來“謀殺”了電動車。
如果不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兩次石油危機,以及環境保護的壓力,電動車重回歷史舞臺的時間會更晚。
汽車的故事之后是飛機的故事。飛機技術發展到商用化階段時,鐵路公司為了阻止航空公司的發展,游說政府通過一個法案,直接規定飛機不能搭乘付費乘客,這一規定堵住了把飛機運輸當生意做的路,你可以買個飛機自己玩玩坐坐,或請你的親朋好友來乘坐,但是不可以向任何付費乘客提供服務。
電視機發明后,一開始買的人很少,因為沒有什么電視劇可以看,為什么呢?因為電影制片廠為了阻止電視劇的發展,和演員簽訂排電視劇協議,你要是想在我的電影里扮演角色,必須承諾不出現在任何電視劇中。
美國連鎖店興起的時候,傳統零售商和批發商游說國會通過了《羅賓遜-帕特曼法案》,即“批發雜貨商保護法案”。電商興起的時候,連鎖店又游說國會試圖通過保護連鎖店、遏制電商的法案。
每次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問世時,社會總是有抵觸情緒。這種抵觸情緒多半來自利益受到威脅的舊技術、舊商業模式的擁有者,而不是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受益者,比如汽車的用戶、飛機的乘客、在網上采買各種物品的家庭主婦。又比如五彩龍礦山的礦工,肯定不會抵觸5G,如果五彩龍按照5G智慧礦山的標準去建造,首先就不會出現爆炸事故,至少出事故的概率要小得多;就算出了事故,營救的難度也小得多。
馬斯克的理想是有一天人乘坐火箭,從地球上的一點到任何另一點,一個小時到達。到時飛機行業多半會像馬車行業那樣上躥下跳,企圖游說政府,沒準兒會通過美國的“紅旗法案”:可以用火箭,但火箭必須跟在飛機后面慢慢飛。或者是火箭不能搭載付費乘客。
比鐵路公司聰明的是石油公司,比如BP,以前BP是British Petroleum(英國石油)的簡稱,后來BP這個簡稱成為正式名稱,意為Beyond Petroleum(超越石油),這個修改很高明,說明石油只是手段,能源才是目的。如果愿景是為人類提供石油,那么就會把替代能源當作敵人,難以避免鐵路公司對付航空公司的丑態。但是如果愿景是為人類提供能源,那就不一樣了,有替代能源出現,石油公司會歡迎,歡迎的方式是基本把所有有可能開發出來的替代能源在實驗階段就直接收購下來。這樣不管哪種能源替代石油,都是我的,我才不會和石油同歸于盡,被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有的公司是自己把自己掃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比如柯達。數碼相機的技術其實是柯達自己發明的,但是它為了保護膠卷生意,試圖雪藏數碼技術,結果被競爭對手拿過去,殺回來,就把它殺死了。膠卷生意,不是自殺,就是他殺,總是一死。柯達不明白,它的敵人不是其他膠卷公司,而是這個時代,滾滾前進的歷史大潮,順昌逆亡。柯達不明白,膠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就像石油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樣。
對新技術抵觸的另一個原因
對于新技術的抵觸,一個原因是利益沖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和利益無關,和人的想象力有關。有時沒有利益沖突的人也會拒絕新技術,因為人們無法想象新技術將怎樣改變他們的生活,他們懷疑、拒絕。
電子郵件出現前,如果你做個市場調研,問大家愿不愿意用一種新技術,每天可以“寄”200封信,給各種人,甚至坐你對面的同事。大家會覺得你瘋了,這算什么市調,我完全沒有這個需求啊。我現在一年寫20封信就覺得很多了,每天200封信,瘋了啊。還有寫信給坐在我對面的同事,更是瘋了吧,我要和他說什么我就抬起頭和他說好了,為什么要寫信呢?郵局的人收到你的市調,一點也不會緊張,只會哈哈大笑,完全不會意識到這個新技術將奪走他們的飯碗。
所以喬布斯說:“我從來不做市場調研,因為有的時候人們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的新技術可以滿足需求,有的新技術會刺激、引發、創造需求。人們無法想象那些新技術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比如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不再只是移動電話,它是一切。以前人們還會丟手機,打完電話不知放哪里了,下次打電話時才想起來,卻找不到了。現在很難丟手機,因為無時無刻不在用手機。
以后汽車也將不再只是汽車,電動化加電子化、智能化后,它是你的汽車、司機、秘書、手機、電影院,等等。以后自動駕駛可能是強制性的、默認的,你要自己駕駛,必須給出充足的理由。現在每年全球死于車禍的人數高達120多萬,絕大多數是駕駛者的人為錯誤造成的,而這些錯誤自動駕駛完全可以避免。所以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才能讓社會給你自己開車的選擇。
新技術帶來的某種產品或者服務的功能、性能的提高、增強一開始可能沒有讓人們覺得會怎么樣,但是幾個方面的同時進步疊加起來,效應是指數級的,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就往往超乎人們的想象了。
難以想象的5G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承4G、3G、2G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關于5G,美國著名脫口秀演員崔娃的介紹很形象。
首先,速度快了,不是快一點點,是快很多。比如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3G下載要花26個小時,4G你要等6分鐘,而5G你只需等3.5秒就可以看了。當然我們還是會花45分鐘來決定下載哪一部電影。
其次,有了5G,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聯網起來,更高清、更暢快,不卡殼。醫生可以從地球的另一端給病人做手術。當然手機打電話掉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打電話給媽媽時試圖假裝掉線掛她電話會變得有些困難。
崔娃對美國為什么要卡華為的5G技術給出了一針見血的答案:“如果美國贏得5G的比賽,那么會創造300萬個工作崗位、5000億美元的GDP和更強的控制他人的能力。但是美國的5G技術和中國的5G技術沒法比,幾乎就沒有5G技術。好在我們有個瘋子總統特朗普,他采用了彤妮亞哈丁策略(Tonya Harding是花式滑冰選手,為了奪得冠軍,她雇人打斷了對手的腿)。”
總之5G的技術使得通信更高清、更快速、更暢快、多視角,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一切變得實時了,二維變成三維更立體、真實了,被動參與可以變成主動分享了,沉浸式、強交互的體驗成為可能了。
這次疫情進一步促進了人類生活的虛擬化,比如遠程電話會議、遠程辦公的需求大大增加,這種需求4G還可以滿足,但是如果是演唱會、音樂會就需要5G了,樂隊的成員在不同的地方,通過網絡協同演奏,對通信技術的要求非常高。
還有直播設備,以前的直播設備裝在一輛或幾輛超大卡車里,售價上千萬人民幣,現在5G的直播設備只是普通書包那么大,一個人背著就可以直播了。不僅僅對網紅產業十分有利,對教育領域也將產生重大影響,對社會的意義不可估量。
對于工礦企業來講,5G無線方案可以解決有線方案解決不了的問題;此外,5G將萬物智聯,使得工業物聯網成為可能,幫助傳統企業走出信息孤島的困境。華為和三一重工等企業在這方面的合作成效顯著。
5G是實現人工智能的重要工具,將改變世界,改變人類。讓我們擁抱5G吧,首先,礦山,不管是煤礦還是非煤礦,先都用起來吧,不要讓山東金礦礦難這類事件再次發生。科技向善,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