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記者:注意到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多起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問題,請問針對弄虛作假的現象怎樣進一步加大懲治力度?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
柏仇勇:謝謝您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是評價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評估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成效、實施生態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我部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堅決貫徹《意見》要求,把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擺在突出位置,會同有關部門一手抓“保真”,一手抓“打假”,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一是以嚴格的質控手段保障數據真實準確。體制機制改革順利完成。完成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建立“誰考核,誰監測”運行機制。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評審補充要求》,建立從布點采樣到報告編制全程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監管能力不斷提高。建立并有效運行國家—區域—機構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和6個區域生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心。
二是以規范的科學方法支撐監測工作。標準規范體系日趨完善。累計發布監測標準1200余項,形成領域覆蓋到位、體系協調統一、質量把關嚴格的監測標準體系。量值溯源體系逐步健全。成立生態環境監測計量中心,建立全國生態環境監管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高新技術成果廣泛應用。研制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持續推動衛星遙感數據應用。
三是以嚴厲的懲戒措施打擊監測弄虛作假行為。法律法規持續完善。《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環境監測弄虛作假適用污染環境罪、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運維機構、排污單位開展監督檢查。懲治弄虛作假保持高壓態勢。嚴肅查處西安、臨汾環境空氣監測數據造假,浙江樂清水質監測數據造假等案件,對涉案監測機構人員分別判處1年8個月至6個月不等有期徒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表明: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的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真實性大幅提升,公眾主觀感受和客觀環境數據基本一致。但是,當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質量,特別是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數據質量還不盡如人意,成為監測質量管理中的突出短板。
前不久發生的唐山鋼鐵企業環境違法案件,核心是三句話,一是違法生產,二是違法排污,三是弄虛作假。弄虛作假方面,包括生產設施記錄的弄虛作假,監控系統的弄虛作假和監測數據的弄虛作假,是全過程的弄虛作假。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鞏固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保真成效,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加快提高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質量。一是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二是壓實排污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法律有關“排污單位應當對自行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的要求。三是強化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直接責任。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四是堅持多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施策。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打好嚴懲弄虛作假的“組合拳”,加快實現“不敢假”。
日前,生態環境部、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集中開展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監測違法犯罪行為。謝謝!來源: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