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 | 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即上崗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
第九十四條第七項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七)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第三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作業人員不得偽造、涂改、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span>
第四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偽造、涂改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特種作業人員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典型事故案例】
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
2013年8月31日10時50分左右,位于寶山城市工業園區內(豐翔路1258號)的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發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傷,18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510萬元。
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業人員嚴重違規,采用熱氨融霜方式,導致發生液錘現象,壓力瞬間升高,致使存有嚴重焊接缺陷的單凍機回氣集管管帽脫落,造成氨泄漏。
根據調查發現翁牌公司使用的氨制冷系統主要設備包括:冷藏庫蒸發器、凍結間擱架管、單凍機2組共3臺、片冰機1臺和工藝冷水箱1臺。單凍機運行一段時間后,蒸發器表面會結霜,影響傳熱效果,因此需要進行融霜操作。融霜方式一般為自然融霜、水融霜和熱氨融霜等。翁牌公司單凍機系統設計采用水融霜方式,而氨壓縮機房操作工潘某旭在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情況下,違規使用熱氨融霜作業。監控錄像顯示,從10時48分20秒至事故發生前,現場陸續發生約7次輕微震動,單次震動持續時間約1至6秒不等,10時50分15秒發生劇烈震動,隨后見大量汽體,最終單凍機回氣集管管帽脫落,造成氨泄漏。
調查還發現,翁牌公司原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118人,其中加工車間員工33人。8月15日,翁牌公司又招錄57人,未簽訂勞動合同和安排培訓即組織加工作業。
翁某斌,翁牌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作為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主體建筑竣工驗收后,擅自改變功能布局,違法建設構筑物,將設備交給無資格人員進行設計和施工;未組織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未按有關法規和國家標準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司法機關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繆某強,翁牌公司安全經理。未健全并落實安全技術規程及操作規程,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不到位;未按有關法規和國家標準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不力。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司法機關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潘某旭,氨壓縮機操作工。在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情況下,違規對加工車間的單凍機進行熱氨融霜作業,致使氨泄漏,引發事故。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司法機關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潘某云,翁牌公司氨機房主管。不具備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資格,無證上崗。建議翁牌公司給予潘某云解除勞動關系的處理。
案例解析: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由于特種作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潛在危險性較大,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會給作業人員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也容易對其他從業人員以至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要求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才能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門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的,不得上崗作業;否則就要追究其所在生產經營單位的責任。
本案例中,事故單位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責任人擅自雇傭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人員從事特種設備作業,作業人員潘某旭在明知自身不具備特種設備操作技能、不熟悉設備風險和操作規程的情況下,嚴重違規作業,造成特種設備損壞,氨氣泄露,造成了15人死亡,多人受傷,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
下面是三則典型的因偽造或未取得特征作業人員操作證等行為而受到處罰的典型執法案例。
典型執法案件
案例1:
2019年11月,深圳市光明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時,發現深圳市鑫為機電有限公司,存在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無證上崗作業的違法行為。經查:深圳市鑫為機電有限公司共有13名特種作業人員,其中11名特種作業人員屬長期焊工,2名特種作業人員屬臨時焊工。在檢查中發現有1名長期焊工陳某和2名臨時焊工羅某、陸某無證上崗作業。該公司負責人明知長期焊工陳某兩次實操考試未通過,仍安排其從事特種作業崗位;聘用2名臨時焊工前也沒對其是否取得相應資格證進行查驗。執法人員當即責令該3名員工停止崗位工作,并對該項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最終,光明區應急管理責令深圳市鑫為機電有限公司限期改正,并處罰款人民幣三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2:
2019年12月4日,浙江省桐鄉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桐昆集團浙江恒超化纖有限公司成品倉庫一全鋼結構工程進行檢查時發現,電焊工人趙某某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就進行電焊作業。經后續調查確認,趙某某為該工程承包單位桐鄉市石門衛興建筑工程隊員工,工程發包單位浙江立嘉建設有限公司未對承包單位統一協調管理。
執法人員當場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并對上述2項違法行為立案調查。2019年12月24日,桐鄉市應急管理局依法對浙江立嘉建設有限公司處以罰款肆萬元的行政處罰,對法定代表人許某某處以罰款伍仟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3:
2020年1月,深圳市光明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時發現,深圳市飛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1、生產經營單位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2、特種作業人員未按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無證上崗作業。3、特種作業人員(李某某、曾某某、李大某、付某某、郭某某、張某某)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光明區應急管理局針對以上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對深圳市飛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的2項違法行為合并處罰,作出警告,并處罰款人民幣肆萬元的行政處罰。
同時,光明區應急管理局依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分別對涉事員工李某某、曾某某、李大某、付某某、郭某某、張某某作出警告,并處罰款人民幣三仟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