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船對船舶碰撞訴訟制度的影響及應對
摘要:近年來,針對無人船的研發、測試步伐不斷加快,無人船未來在民用市場上投入運營較為可期。以遙控無人船和自控無人船為代表,無人船在避免或減少碰撞發生中將可能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應充分關注無人船對船舶碰撞訴訟制度的相關影響,探討在《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修改時如何兼顧無人船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無人船的出現將會對船舶定義、訴的合并和訴訟參加人、當事人舉證規則、證明責任分配、證據分析認定、船舶碰撞審理程序等產生一定影響。為優化船舶碰撞訴訟制度,應采取明確無人船的法律地位、合理界定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的范圍、完善當事人舉證規則、公正科學分配證明責任、創新碰撞事實查明工作機制、科學設計無人船碰撞訴訟程序等一系列應對措施。對于修法條件不成熟但經實踐較為有效的做法,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在制定相關司法解釋時予以統籌考慮。
關鍵詞:無人船;船舶碰撞;責任比例;電子數據
近年來,無人駕駛船舶(以下簡稱無人船)作為智能航運的標志得到快速發展,逐步從理論設想階段進入研發測試階段,對傳統航運業將產生重大影響。目前,法學界對無人船所涉國際公約、航運安全管理、民事責任及責任承擔、無人船的保險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2],但較少涉及無人船的司法層面問題。這當然與無人船技術尚未成熟且大范圍投入市場化應用有關,導致相應研究因缺乏案例基礎而成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作業。但不容否認,無人船尤其是遙控無人船和自控無人船的出現將會對海上運輸、船舶碰撞、海難救助等海事司法實務產生深遠影響,海事司法的相應理論研究也必須做到未雨綢繆。本次《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修改周期將近二十年,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修法機會并為了體現修法的前瞻性,也應對無人船的出現對海事訴訟程序的影響進行評估,從而做出是否調整及修改的決定。本文嘗試以無人船對船舶碰撞案件審理程序的影響為切入點,分析無人船引發的碰撞案件在審理程序中可能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期為法學界加強對無人船碰撞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新的思維角度。
無人船是指無人登船操控,基于遠程控制或自主控制在水上航行的船舶。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船舶自動化等級的劃分,無人船可分為四級。第一級無人船是指船舶具有自動化處理以及決策支持功能,船員可以在船上隨時接管的船舶。第二級無人船是指船員可以通過系統在船上遠程遙控的船舶。第三級無人船也稱岸基控制(remote control)無人船,是實現遠程遙控但海員不在船,從其它地點控制和運營船舶(以下簡稱遙控無人船)。第四級無人船也稱全自動(autonomous)無人船,其操作系統可自行決策并采取行動的船舶(以下簡稱自控無人船)。[3]由于第一級和第二級無人船尚未做到船上“無人”,故本文討論的無人船是指第三、四級無人船,即遙控無人船和自控無人船。
目前,美國、英國、歐盟、以色列、北歐等在無人船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20 世紀 90 年代,美國海軍研制出用于海上自動搜索、偵查和自動監測的無人船并陸續研制出體系網絡化的遠程控制海域安全系統。[4]美國于2012年研發的PAPA MAU號水上無人艇完成從美國舊金山至澳大利亞班德堡的跨太平洋航行;英國Rolls Royce公司在2017年開發出了世界首艘岸基控制商船,還與Google合作共建無人船智能感應系統;歐盟投資350萬歐元到海上無人駕駛智能航行網絡項目;以色列已開發出小型無人船,可用于消防救生、情報收集、保護海域安全等工作;挪威正在建造全自動電動無人船。[5]2019年12月15日,我國首艘自主航行貨船“筋斗云0號”在珠海東澳島附近海域完成首航,對國內乃至全球自主船舶技術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將成為國內外船舶自主航行及遠程控制技術探索和應用實踐的典范,推動自主船舶技術發展和產業落地。[6]
無人船的關鍵技術創新主要在于航行自動生成與路徑規劃技術、通信技術、自主決策和避障技術、水面物標探測與目標自動識別技術等。[7]2015年,中國船級社(CCS)發布了《智能船舶規范》,明確了智能船舶在智能航行、智能船體、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貨物管理、智能集成平臺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這為無人船技術研發和轉化運用指明了方向。目前,無人船被廣泛運用于軍事、海事巡航監管、海事搜尋與救助、海洋數據測量與檢測、氣象保障服務、海上貨物運輸等領域。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船的民用和商用正方興未艾,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可期。
長期的海事司法實踐表明船舶碰撞的發生絕大多數是因船舶駕駛、船舶管理、船員管理等方面的人為因素引起的。根據寧波海事法院的統計,在該院2011年至2015年審理的以判決方式結案的46件案件中,完全系人為因素引發的碰撞、觸碰事故38件,占比82.61%,這些人為因素包括不遵守航行規則、疏于瞭望、船速過快、船員不適格、過于自信而冒險航行等。[8]近年來,人們對無人船克服人為因素,避免或減少碰撞發生的可能性有較大期待,但無人船避免碰撞的有效性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取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水平。例如,在避免瞭望疏忽方面,無人船在提升瞭望的廣度、視域、精度和持久性有相應的優勢,但目前現有技術尚不足以完全替代人工瞭望,對僅憑正當瞭望、安全航速仍無法避免的碰撞而言無人船并無優勢。對于遙控無人船而言,其高度依賴信息數據傳輸,岸基人員通過遠程瞭望存在信息傳輸中斷的風險。對于自控無人船而言,要求無人船以人腦類似的思維與決斷保持安全航速行駛和進行多船會遇、靠泊作業,在珠江口等航線密布、船舶集中、通航環境復雜的區域仍面臨較大的挑戰。但總體而言,無人船技術可以較大幅度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碰撞事故的幾率,這也是無人船研發和應用的主要目標之一。
無人船的出現不僅對船舶碰撞的實體法律制度產生了較大沖擊,而且對船舶碰撞相關訴訟制度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無人船是否為《海商法》及《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規定的船舶?是否為上述法律規定的海船?這涉及無人船的法律地位問題,也涉及船舶碰撞審理程序能否適用的問題。這是實體法和訴訟法均無法回避的問題。關于無人船(USV),維基網有如下定義 :(1)它不搭載船員(但并沒有說不搭載乘客);(2)它的運營范圍在水面。[9]目前,國際公約并未明確規定船舶必須有船員。例如,《國際海上避碰規則》(COLREGS)對于船舶的定義包含可漂浮、用作運輸工具兩個要素,與船舶是否搭載船員無關,即“無人”要素并不影響無人船適用COLREGS。[10]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91條規定,各國國內法規制船舶登記及船舶懸掛該國國旗的條件,對于船舶的定義及要素屬于國內法調整的領域。在國際海事委員會工作組已回收的19個國家關于無人船法律問題的調查問卷中,僅克羅地亞一國認為無人船不構成船舶,因為《克羅地亞海商法典》規定船舶必須適航,而適航意味著需要滿足最低配員要求。[11]除此之外,其他國家也沒有將“搭載船員”作為船舶定義的前提條件。我國法并未將無人船排除在船舶的定義范圍之外。《海商法》第3條第1款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于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海上交通安全法》第50條規定:“船舶是指各類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飛機、潛水器和移動式平臺。”在我國法中,無人船仍屬于“船舶”這一概念的涵攝范圍內,即我國法中的“船舶”并未明確排除無人船。由于無人船并不搭載船員,《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12]及《海上交通安全法》[13]規定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要求不應適用于無人船。根據《海商法》第3條第1款“海上”一詞意味著無人潛航器不屬于船舶的范圍;根據《海上交通安全法》,無人潛航器也屬于船舶。從國際法文本中提取的船舶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可漂浮、可受控制地在水上移動、可運輸人或貨物、可海上航行等。[14]為了同國際公約及《海商法》中船舶的定義保持一致以及避免概念的不必要混淆,本文所稱無人船不包括無人潛航器。
但無人船是不是“海船”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六條規定的海船指適合航行于海上或者通海水域的船舶”。根據王淑梅庭長《在全國海事審判實務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2017年6月16日),“海船”的本質特征是具有航海能力(適于海上航行),“海船”(seagoing vessel)中的“seagoing”一詞就是“適于海上航行”,而不是“正在海上航行”。[15]根據上述司法解釋及總結講話精神,判斷是否為海船的關鍵在于船舶是否適宜海上航行,這是海船的本質特征。認定海船的標準一般是船舶檢驗證書,關鍵看證書載明船舶是否具有航海能力和可以在什么海域范圍內航行。從理論上看,無人船既可以是海船,也可以是內河船,關鍵在于其船舶檢驗證書上記載的航海能力及航區。對于持有內河船舶檢驗證書但可以在核定海上航區內航行的船舶且事發時正航行于海上的無人船(如經核定航區為A、可航行于港澳航線且事發時正執行港澳航線運輸的無人船),也可以認定為海船。在無人船之間、無人船與普通船之間發生的船舶碰撞案件中,無人船無論是內河船還是海船,均應適用《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的船舶碰撞審理程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船舶碰撞產生的賠償責任由船舶所有人和登記的光船承租人承擔。但在船舶碰撞案件中,當事人往往將船舶的實際經營人、管理人、實際所有人、掛靠人、未登記的光船承租人等作為共同被告訴至法院。對于無人船而言,其涉及的共同訴訟人及第三人參加訴訟問題可能更加復雜。無人船發生碰撞既可能是岸基人員操控船舶、管理船舶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第三人非法侵入無人船控制系統的原因,或者可能是無人船的設計缺陷、控制系統的固有漏洞及產品質量瑕疵等方面的原因。例如,如果是無人船操控系統的固有缺陷導致無人船的操縱出現根本故障進而導致事故發生的,無人船的系統開發者和設計者可能應對此承擔責任。如果岸基操控人員有能力修復系統故障而未修復,則船舶所有人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岸基操控人員未按操作說明正常使用,則船舶所有人需要承擔責任。[16]因無人船本身存在缺陷導致船舶碰撞事故時,被侵權人可以按照《海商法》向船舶所有人、管理人追究責任,也可以直接按照《侵權責任法》中產品責任向無人船的生產者、銷售者請求侵權損害賠償;若無人船因其零部件、軟件系統存在缺陷導致船舶碰撞,則被侵權人可向無人船零部件、軟件系統的生產者、銷售者請求侵權損害賠償。[17]對此,法院如何界定船舶碰撞案件的審理范圍及如何限定追加的范圍?
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標的,是指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提交法院予以審理并作出裁判的民事法律關系。[18]通常情形下,人民法院在一個民事訴訟中僅審理一個法律關系。但是,基于尊重當事人意愿、提高訴訟效率、節約司法資源、便于查明事實等因素考量,對一定限度內的訴的合并應予準許。訴的合并主要包括訴的主體合并、客體合并、混合合并等。[19]就無人船碰撞而言,因涉及碰撞雙方、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損害,訴的合并包括主體合并、客體合并和混合合并三種形式。無人船碰撞在具體責任承擔上會面臨民事侵權全面賠償、產品質量法的懲罰性賠償,以及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多重規則調整。[20]在此基礎上,無人船碰撞還可能疊加設計者、生產者、銷售者等主體因素的影響,原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或第三人的可能性較大。這將對法院審理的訴訟標的范圍產生較大影響。如果無人船的船舶所有人、船舶經營人或登記的光船租賃人還投保了相關船舶險、貨運險、責任險等保險,原告還可能申請保險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對于遙控無人船碰撞而言,岸基操控人員是否應作為共同訴訟人或第三人參加訴訟?岸基控制人員能否解釋為船長或船員?《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在適用范圍中對公約所調整的“船員”表述為“在有權懸掛締約國國旗的海船上工作的船員”,縱覽公約的各項規定,公約中的“船員”非常強調“海上”的屬性。[21]據此,有學者指出岸基人員是否可能成為“船員”取決于國內法對船員的定義,如果將“船上”(onboard a ship)作為船員的必要條件之一,則岸基人員不滿足船員的條件。岸基人員在許多國家法律下不屬于“船員”。[22]在與無人船類似的無人機領域,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由于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無執行任務機長,為了保證飛行安全,由無人機操控人員承擔規定的機長權利和責任,并應當在飛行計劃申請時明確無人機操控人員。”與此類似,無人船岸基操控人員也可能被要求承擔船長的權利和責任。傳統船舶碰撞因航海過失免責以及船長的行政職能屬性,內部追償責任的可能性不大,其本質源于雇傭合同的替代責任。[23]但在遙控無人船中,岸基操控人員是否應對碰撞承擔民事責任尚存在爭議,而且岸基人員對查明無人船碰撞原因的重要性也遠遠大于普通船舶的船長。在這一背景下,當事人申請追加岸基操控人員作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未來,無人船是否存在船舶掛靠這一經營方式?掛靠經營雖然在一定程度、一定時期對我國水路運輸的發展、活躍資本市場起到過積極作用,但其與國家管控國內水路貨物運輸經營、強化安全管理的主旨并不相符。[24]船舶掛靠導致船舶物權管理混亂,將嚴重降低船舶監管的有效性,對船舶的安全營運產生不良影響,也將滋生船舶營運的不正當競爭,不利于航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對于無人船而言,船舶掛靠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更加明顯。由于無人船所附帶的高科技必然會帶來高風險,對其監管應更加嚴格,不宜準予無人船采取船舶掛靠的方式進行經營。此時,當事人申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四條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可能性將降低,無人船的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作為共同訴訟人的情形將減少或者不再出現。
根據《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如實填寫《海事事故調查表》,且一般不能推翻其在《海事事故調查表》中的陳述和已經完成的舉證。近年來,《海事事故調查表》在訴訟中的填寫情況不是很理想,訴訟代理人往往以其不了解事故發生的當時情況、船長或船員拒不填寫等理由拒絕或者變相拒絕填寫調查表,或者僅僅填寫船舶的基本情況,而不填寫初見船舶航行情況、碰撞發生之前的情況、發生碰撞時的情況、船舶碰撞示意圖、貨物配載及貨損示意圖、碰撞損失情況等實質性內容。實踐中,法官審理案件主要依靠海事調查材料,很少直接依據調查表作出認定。
對于無人船而言,由于船上并無船員,在碰撞事故現場并無人感知和見證,填寫《海事事故調查表》的基礎并不存在。因為《海事事故調查表》是當事人離碰撞事故的發生最近的陳述,也是最原始的陳述,其客觀性、真實性以及當事船舶的有關駕駛人員等對事故發生前后相關細節的描述,對查明碰撞案件的事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5]至于遙控無人船的岸基操控人員,由于其仰仗視聽技術遠程操控無人船,其對碰撞事故現場的感知并不會比控制系統更為客觀和準確。對于自控無人船而言,其完全憑借人工智能系統自主航行,在碰撞事故現場并無人的參與,《海事事故調查表》的填寫更無必要。因此,對無人船之間的碰撞而言,傳統的舉證方式將發生較大變化,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證據的收集變得亦發困難,對客觀證據的收集顯得尤為重要,證據保全的必要性大大增加。在碰撞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申請證據保全,甚至可以在事故現場直接提取無人船操作系統(類似于飛機黑匣子、船舶AIS)中的數據即可較容易完成舉證,進而取得訴訟攻防較為有利的態勢。由于無人船碰撞案件的證據多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儲,如何確保所提取的電子數據的原始性、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或將成為海事司法的新課題。
就傳統的船舶碰撞案件而言,來源于英美法系的初步文書制度和承諾禁反言制度是其區別與普通民事訴訟程序的重要標志之一。《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在借鑒上述制度的基礎上,確立了“送狀不附證”“舉證完成后才可閱卷”“提交完成舉證說明書后舉證關門”等規則[26]。這是因為碰撞的細節填寫于初步文書中,初步文書具有固定整個碰撞發生當時事實情況的作用,這也是初步文書的證明船舶碰撞案件事實的法律效力高于起訴狀或者答辯狀的原因。[27]對于無人船碰撞案件而言,無人船所具備目標自動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事故發生時能全程留痕,證據材料的來源比傳統船舶碰撞案件更為豐富,《海事事故調查表》的證明力已遠不及無人船操控系統中留存的電子數據的證明力,適用初步文書制度來加強保密和防止假證的初始目的已顯得不那樣重要。但是,以當事人出具完成舉證說明書為界限,為法院限定舉證時限,避免證據隨時提出主義的訴訟拖延及防止證據突襲仍具有重要意義。《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上述舉證規則可以繼續保留,但也應結合科學技術的發展予以完善。
《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未就《海事事故調查表》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確規定,但參與起草人認為其應屬于“當事人的承認”,可以作為定案的證據運用,并可以產生禁止翻供、于己不利陳述發生自認等法律后果。[28]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七條規定,《海事事故調查表》屬于當事人對發生船舶碰撞基本事實的陳述。按照證據規定,其也可以發生當事人自認的法律效果。由于在無人船碰撞案件中,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等言辭證據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在無人船的當事人無法填寫《海事事故調查表》時,法院適用“禁反言”規則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海事訴訟這一別具特色的制度設計也將“泯然眾人矣”。
在船舶碰撞案件中,碰撞船舶方應承擔過失程度比例的證明責任。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就碰撞船舶船載貨物權利人或者第三人向碰撞船舶一方或者雙方就貨物或其他財產損失提起的賠償請求之訴中的證明責任及證據形式作出了規定。就船舶碰撞引起的海上人身損害而言,也應由碰撞船舶方承擔過失比例的證明責任。在碰撞船舶之間提起的訴訟中,按照“誰主張、誰舉證”規則,碰撞雙方或各方均應對過失程度比例承擔證明責任。為了防止碰撞雙方之間自行達成的關于碰撞事故的責任比例的和解協議(條款)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上述司法解釋將證據形式限定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過失程度比例(碰撞責任比例)只有經過法院或仲裁機構審查后方具有對第三人的約束力。在碰撞責任比例沒有經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審查確認的情況下,該協議不能直接作為碰撞船舶對外承擔比例賠償責任的依據,除非船載貨物權利人或者第三人同意接受。[29]當然,碰撞雙方或各方達成的責任比例協議在彼此之間內部具有約束力。
關于無人船碰撞的過失程度比例的證明責任問題,仍應由碰撞船舶方承擔。由于無人船技術的先進性和復雜性,第三人并不具有相應的知識和能力,要求第三人承擔碰撞責任比例的舉證責任有悖于公平正義原則。因此,無人船碰撞遵循前述證明責任規則更有利于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和維護實質正義。實踐中,碰撞船舶僅僅抗辯按照過失比例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卻怠于用訴訟或仲裁等方式確定責任比例的,應視為其放棄了依據《海商法》第169 條承擔比例責任的抗辯權,將由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或者連帶責任,除非其舉證證明已就碰撞糾紛另行提起了訴訟或者仲裁但尚未結案。
如果無人船碰撞部分原因是由于設計缺陷或者產品質量引起的,證明責任如何分配呢?如果是無人船操控系統設計上的固有缺陷導致無人船的操縱出現根本故障進而導致事故發生的,無人船的系統開發者和設計者應對此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是無人船及其零部件的產品質量問題導致事故發生,生產者和銷售者也應承擔民事責任。在第三人訴請無人船碰撞方的人身、財產損害案件中,對無人船侵權損害是否適用因果關系上的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由于無人船的設計者、生產者和制造者對無人船技術更為熟悉,由其承擔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明責任更符合無人船作為高度危險物的特性及法律的公平正義理念。未來,可以嘗試在法律或司法解釋中規定無人船碰撞損害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倒置規則。
多種原因疊加造成的無人船碰撞損害可能會在未來較為常見。此時,對于無人船碰撞責任的認定要注意區分操控和管理船舶的過失、設計缺陷、產品質量問題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力。如果船舶碰撞事故是多種因素疊加產生的,不能一概判定無人船碰撞方承擔全部責任。如果碰撞船舶方主張碰撞事故是由設計缺陷或產品質量瑕疵的引起的,其應對此承擔舉證責任,這也包括舉證證明設計缺陷或產品質量瑕疵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力(責任比例)或比例因果關系。
無人船的研發屬于高度風險性的事業,法律針對無人船的設計者應規定相應的免責事由。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國際上也沒有形成無人船船舶船級檢驗的成文標準,船級社對無人船舶技術正處于逐步了解和熟悉階段,為無人船舶進行檢驗并簽發證書還需要比較長的過程。[30]由于無人船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航行規范仍處于研討的階段,國際上還未形成統一、通用的標準的背景下,應對無人船的設計者規定相應的免責事由。例如,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8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對于黑客非法侵入無人船操控系統導致的碰撞事故,或者證明無人船被海盜,淪為恐怖分子的作案工具等情形,無人船的設計者應當免責。參照《產品質量法》第41條第2款[31]規定,無人船的設計者因受當前技術水平限制產生的設計缺陷則不能由其承擔責任。對上述免責事由的舉證責任,參照《海商法》第51條第1款第11項關于“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的規定,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應由無人船設計者承擔舉證責任。
無人船的出現對當前海事調查、證據分析認定以及碰撞責任劃分無疑是一種革命,必將對海事調查及法院的司法活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海事調查是法官行使司法判斷權的基礎,法官多依賴海事調查材料來確定碰撞責任。
無人船的出現對當前的海事調查工作帶來了新問題。傳統的海事調查多依賴于詢問筆錄、書面材料和證明、航海日志、輪機日志、車鐘記錄、海圖、勘察筆錄、現場筆錄、現場記錄、鑒定意見等材料,很多屬于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范圍,既有言詞證據,又有實物證據,既有原生證據,又有派生證據,對事故責任認定采取的是主客觀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對于無人船而言,由于沒有船員在第一現場,海事調查所依賴的言詞證據較少,多屬于實物證據,而且原生證據較多,派生證據較少。因此,無人船的海事調查的客觀性較易把握,提取無人船控制系統的電子數據可為劃定事故責任打下堅實的基礎。但由此產生的問題是這會不會使海事調查的程序和方法過于機械,而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事故調查中的積極影響,從而使海事調查淪為沒有溫度、過于機械的機器人作業?對此,海事部門仍需加強對無人船碰撞事故的鏈條分析,科學認定碰撞雙方的主觀心理狀態(如故意、重大過失等),而不是單憑數據劃定責任。
值得擔憂的是,在一些極端情形下,無人船碰撞事故的原因調查將變得更加困難。例如,常規調查手段對使用它船AIS的套牌船等惡意規避海事監管的行為能否發生作用?對于套牌的無人船,海事部門如何進行海事調查?在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中,由于“A”輪套用了“B”輪的AIS系統,國家海事局AIS信息服務平臺網頁顯示的“B”輪AIS信號是虛擬的,航速60節也遠遠超出一般船舶的航速極限。由于“A”輪沒有AIS信號,也無法查詢出該船的北斗衛星船位信息數據。最終事故調查部門對沉沒的船舶是不是“A”輪都無法作出認定,更難以查明碰撞事故起因及進行事故責任劃分。對于無人船而言,如果岸基人員或程序設計師想要惡意規避監管、規避海事調查的話,除可以采取上述套用他船AIS等伎倆外,可以采取刪除、毀壞、隱匿無人船控制系統的電子數據、視聽資料等證據,從而使海事調查變得更為困難。由于電子數據的易篡改性、易刪除性等特點,加強對無人船電子數據的信息采集及無人船的動態跟蹤對做好海事調查顯得十分重要。
與海事調查類似,無人船的出現將對人民法院審理船舶碰撞案件產生深遠影響。在證據分析與認定方面,法官將會受到更多的技術參數或科技理論的影響,而不是運用證據規則、自由心證等手段無限還原生活事實,從而使船舶碰撞的審理變得更加“技術流”,使得法官的角色與工程師的角色逐漸混淆。例如,在鐘孝源與巴拿馬易發航運公司、香港威林航業有限公司、珠海市政府打擊走私辦公室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糾紛案[32]中,最高法院法官充分利用證據規則對“易發”輪是否為肇事船作出分析認定,充分展現了法官心證的過程,整篇文書體現了法律思維之魅和自由心證之美。在無人船出現后,法官撰寫的判決書中,將充斥著數據分析及算法演繹,可能會削弱對證據的綜合分析與認定,出現對單純數據分析背離生活事實等問題,從而使裁判文書失去了原來的魅力,淪為一張張技術說明書或者一串串冰冷的數字符號!
在無人船碰撞案件中,適用訴訟中止制度的可能性將會增加。按照海事司法實踐的慣常做法,如果當事人之間已經就船舶碰撞糾紛提起訴訟,對船舶碰撞造成船載貨物權利人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賠償案件應當中止審理,待船舶碰撞糾紛案件審理終結后再恢復審理。[33]根據《在全國海事審判實務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2017年6月16日)中“關于保險合同之訴與運輸合同之訴的處理問題”的處理意見,在碰撞引發的保險合同之訴和貨損之訴中,被保險人(貨主)同時起訴承運人和保險人的,法院應先行中止一個案件的審理。[34]由于無人運輸貨船是無人船民用市場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上述關于訴訟中止的處理規則可在無人船碰撞引發的相關案件中廣泛適用。
由于無人船航行高度依賴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航運安全問題作為風險的衍生物,在無人船問世以來便如影隨形。無人船航行系統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加大,其所帶來的互聯網安全隱患也將成為新型海上航行安全問題,能否妥善處理利用互聯網實施新型海盜行為將影響無人船的發展前景。[35]無人船既可以成為遭受黑客攻擊的被害船,也可以被黑客劫持控制系統而淪為海盜船,成為黑客或恐怖分子進行下一輪攻擊的工具。在無人船被海盜攻擊或劫持后發生的碰撞事故中,相關行為已構成刑事犯罪,僅僅運用避碰規則分析無人船是失控船還是操限船已失去分析的前提和意義。因為碰撞責任的劃分及承擔應受到刑事案件生效裁判文書既判力和預決力的約束。此時需要考慮民刑交叉案件中訴訟中止制度的適用問題。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8日發布,以下簡稱九民會紀要)第130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商事案件時,如果民商事案件必須以相關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刑事案件尚未審結的,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50條第5項的規定裁定中止訴訟。待刑事案件審結后,再恢復民商事案件的審理。如果民商事案件不是必須以相關的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則民商事案件應當繼續審理。由于無人船被海盜攻擊或劫持,相關行為人已構成刑事犯罪,而碰撞責任比例的確定必須以相關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故無人船碰撞相關案件應中止訴訟。
由于無人船具有技術上的優勢,而且即便超速航行也不會威脅到自己船員的人身安全(船上沒人,沒有顧慮),在肇事后逃逸顯得更容易。[36]當無人船與常規船或無人船之間發生碰撞時,如果由于無人船不配備救生設備而不能施救,或者雖然無人船有條件提供救生設備卻不足以支撐他船船員生存到獲得正式救援為止,從而導致事故船舶船員失蹤或死亡,則肇事船舶的識別會存在困難。[37]對此,無人船的船東及經營人應對碰撞事故承擔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無人船肇事逃逸也可能使相關責任人觸犯刑法,構成刑事犯罪。作為操控無人船的岸基人員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涉及的罪名可能是交通肇事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船東及經營人也可能構成犯罪(涉及的罪名可能是重大責任事故罪等)。對無人船肇事逃逸而產生的民刑交叉案件,適用上述九民會紀要中的訴訟中止處理規則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在船舶碰撞案件中,部分法院通常引導當事人分兩步提起訴訟。第一步為碰撞責任比例之訴,第二步為船舶碰撞損害賠償之訴。碰撞責任比例之訴是損害賠償之訴的前置程序。當然,這一做法的前提是當事人同意,本質上是基于當事人的程序選擇和程序保障,客觀上該做法也起到了便于法院圍繞爭議焦點進行審理、便于查明案件事實和便于提高訴訟效率的目的。因無人駕駛汽車等人工智能的出現,以過錯責任為基礎而建立的“風險分配”責任體系,在未來的交通法規中將不復存在。對于交通事故的認定,其歸責事由只有結果的“對與錯”,而無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38]與無人駕駛汽車類似,在無人船碰撞案件中,責任比例劃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主觀過錯的認定,而是僅體現為一種責任承擔或分配的方式。此時,碰撞責任比例的劃分可能變得更加明顯或者變得沒有爭議。(無人船所有人背后一般都有保險公司。)由于無人船上不搭載船員且具有產品標準化特點,無人船的人身損害、船舶價值評估等爭議問題也可能隨之減少。因此,無人船碰撞案件采用分兩步審理,且將碰撞責任比例之訴作為前置程序的重要性也大大降低。
無人船的出現是船舶智能化的一場革命。由于現行法律體系是在無人船出現之前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必然存在著很多重要法律制度對其無法或不能完全適用。[39]因此,現行海商法律制度和海事訴訟制度對無人船的迅猛發展態勢不能熟視無睹,需要對法律制度本身進行調整和應對。本次《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修改應關注無人船等人工智能技術對訴訟制度的影響,對一些概念和制度作出調整和完善,從而使海事訴訟的制度設計更加具有前瞻性,充分體現大國司法理念。結合無人船碰撞對船舶碰撞案件審理程序的影響,對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修改完善(難以納入修法程序的,可以在制定司法解釋時予以綜合考慮)提出以下建議:
由于無人船的智能化水平存在較大區別,應當區分情形對無人船的法律地位進行界定。對于第一、二級無人船而言,無人船具有海商法和海訴法定義的船舶的相應特征,應屬于上述法律規定的船舶。第三級無人船即遙控無人船,如前所述,我國法中的“船舶”并未明確排除無人船,遙控無人船可以解釋為我國法中的“船舶”。值得探討的是第四級無人船,即自控無人船。自控無人船具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屬性,其究竟是船舶還是機器人?是法律客體還是法律主體?
目前,學術界對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主體地位可以概況為否定說、肯定說以及擬制說幾種觀點。有學者對肯定說所依據的“法律人格擴展論”“人工智能發展論”“有限人格論”等進行批判,認為人工智能無法成為法律主體。[40]有學者在認為人工智能法律不具有主體資格的基礎上,提出將人工智能作為法律客體分類中的特殊物,以兼顧人工智能的“類人”屬性和“工具”屬性。[41]有學者認為應區分人工智能是受人指令的行為還是其自主行為,區分創造性行為、損害性行為和其他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有限擬制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42]甚至有學者認為人工智能屬于“電子人”,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可享有物權和債權等權利。[43]但主流觀點仍認為人工智能不是具有生命的自然人,也不是作為自然人集合體的法人,仍然屬于法律客體,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在此背景下,無人船包括自控無人船仍無法獲得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只能作為民事客體而存在。肯定無人船的法律客體地位不會對現行法律制度帶來根本性的影響。
既然海商法和海訴法可將無人船包括自控無人船都納入船舶的范圍,那么在相關法律對“船舶”的定義時應考慮無人船作為特殊客體的存在,從而使法律概念及相關程序設計具有更大的彈性。《海商法》對于船舶的定義主要是適航狀態定義,并未考慮無人船所附帶的主客體劃分及民事權利能力、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問題。可以借鑒國際海事組織對于無人船的四級分類,根據計算機算法的不同,在司法解釋中對無人船的法律地位、法律責任的適用等作出體系化規定。此外,可以將無人船碰撞納入《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的審理程序,并在區分無人船為海船、內河船的基礎上,考慮船舶碰撞審理程序、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債權登記和確權訴訟程序、船舶優先權催告程序等制度是否適用不同類型的無人船,從而實現對無人船碰撞相關案件的全面規范。
由于無人船碰撞引發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當事人為其訴訟便利,“眉毛胡子一把抓”,選擇在一個案件中濫列被告及第三人的現象較為普遍。對此,法院要加強釋明,引導其進行訴的分離。首先,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糾紛與保險合同糾紛應進行分離。按照前述王淑梅庭長總結講話精神,可以參照保險合同之訴與運輸合同之訴的銜接規則,先行中止一個訴的審理。由于船舶碰撞責任比例之訴在確定碰撞雙方責任中的基礎性地位,可以先行審理碰撞責任比例之訴。其次,船舶碰撞糾紛與產品責任糾紛應進行適度的分離。這兩類糾紛在適用實體法(《海商法》或《侵權責任法》)和程序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或《民事訴訟法》)上存在較大區別,且被告類型也不相同,不宜在一個訴中處理。如果原告僅起訴銷售者,由于銷售者一般僅是產品責任的中間責任人,判決其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后,還需向生產者追償。法院要盡量引導當事人選擇追加生產者作為共同訴訟人。再次,關于無人船設計者的訴訟地位問題。如果設計者與生產者是同一主體的話,設計者的責任當然可以轉化成產品責任。但如果兩者并不相同的話,由于碰撞事故的受害人與設計者之間并無直接合同法律關系,且設計者并非直接的侵權行為人,原告直接要求設計者承擔侵權責任可能存在法律障礙。此時,應當事人申請,設計者可以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最后,關于無人船研發人員和岸基操控人員的訴訟地位問題。無人船的研發工程師一般受聘于相應的科技公司,操控人員受聘于無人船船東,對此應當按照雇傭或勞動合同關系,由研發公司或船東承擔責任,工程師或操控人員一般不直接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否則,這對兩類群體而言法律責任過重,將導致其在研發、操控船舶時畏首畏尾,難以正常履職,不利于無人船產業的蓬勃發展。工程師和操控人員面對高額的索賠請求也通常缺乏賠償能力,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或連帶賠償責任對受害人保護程度也沒有明顯增加。但由于工程師和操控人員在查明船舶碰撞原因中的無可替代作用,可以考慮將其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總之,無人船碰撞相關案件的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應限定在合理范圍,實現對當事人程序權利的保障、提高訴訟效率和便于法院查明事實等價值的平衡。
如前所述,無人船碰撞中《海事事故調查表》的重要性可能會降低。考慮到目前法院對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不填寫調查表的行為缺乏相應的罰款等強制措施,在無人船碰撞案件中可不再要求當事人填寫《海事事故調查表》。但海事訴訟中的完成舉證說明書制度可以予以保留,仍要求當事人在填寫說明書后方可進行閱卷和交換證據,并要求當事人之后不得再提交碰撞事實的相關證據;如果執意提交,法院不再組織質證,以充分體現海事訴訟的誠實信用原則。
完善無人船碰撞電子數據舉證規則。在無人船碰撞案件中,電子數據的重要性大大提升。當事人舉證如何確保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成為此類案件的重點問題。2019年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對電子數據真實性的認證規則作出了規定。這也為當事人舉證電子數據提供了規范和指引。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包括電子數據載體的真實性、電子數據形式的真實性和電子數據內容的真實性,電子數據的完整性與可靠性是認定電子數據真實性的主要指標。[44]無人船操控系統中形成的電子數據,通常由無人船研發、設計及生產商所掌握,按照上述證據規定,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中立性,法院可以推定其具有真實性。在碰撞發生后,直接從無人船操控系統中及時提取的電子數據應具有較強的真實性。關于船舶碰撞等案件所涉電子數據的舉證規則,未來可以考慮在《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單獨設立一節予以規范。
加大證據保全力度。由于無人船電子數據的易刪除性、易篡改性等特性,為防止證據滅失,加強電子數據的證據保全勢在必行。鑒于目前大多數海事法院對海事證據保全的把握標準較為嚴格,對無人船碰撞案件而言,法院可以適度放寬海事證據保全的適用條件,對于“情況緊急”“證據可能滅失或難以取得”等情形的認定更符合無人船的特點。
由于無人船是一種高度危險物,按照物主責任理論、危險控制理論和獲益報償理論,無人船碰撞方均應承擔更嚴格的法律責任。除無人船碰撞方需就碰撞責任比例承擔舉證責任外,還應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能力設置若干舉證責任倒置規則。例如,在因果關系的證明上,要求無人船碰撞方就碰撞事故的原因力進行舉證,對其單純的設計缺陷、產品質量瑕疵等抗辯不予支持。在無人船產品責任糾紛中,要求無人船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就無人船的發展風險承擔舉證責任。在無人船設計者作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的案件中,要求設計者對無人船設計缺陷致人損害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但碰撞事故的人身損害受害人、貨主等仍需就碰撞基本事實、損失范圍等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考慮在將來制定無人船碰撞糾紛的相關司法解釋時作出體系化規定。
無人船的出現也必然會對法官準確查明事實帶來相應的技術難題。為應對法官對無人船“知識恐慌”,需要加強對海事法官的專業化培訓,促使其了解無人船的基本技術原理及航行規范。同時,加強“法庭之友”相關制度建構,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這對提升涉無人船海事案件的審判質效大有裨益。目前較容易做到的是邀請無人船技術專家作為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專家委員對案件審理提供咨詢意見,或者將無人船技術專家作為專家型人民陪審員,直接參與海事案件的審理,由其提出事實認定方面的專業意見。未來,可以借鑒知識產權法院的技術調查官制度,在海事法院內部組建技術調查官隊伍,輔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可以考慮在《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修改時增設“海事技術調查官”制度,或者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技術調查官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訴訟活動的若干規定》制定專門司法解釋對海事技術調查官作出系統性規定。
目前的船舶碰撞訴訟程序存在案件審理周期長、訴訟效率不高等問題,在海事法院所辦理的長期未結案件中占據較高比重。無人船碰撞訴訟程序的建構應兼顧公正與效率的價值取向,并重點解決訴訟效率不高的問題。首先,應嚴格訴訟中止程序的適用。無人船涉及海盜、交通肇事逃逸等刑事案件,并且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碰撞責任比例認定有關的,方可依法中止訴訟,待刑事案件審結后恢復訴訟。對于其他的民刑交叉案件,無需中止訴訟。關于碰撞責任比例之訴與賠償之訴的銜接問題。就無人船之間碰撞而言,不宜倡導碰撞方或被碰撞方將責任比例之訴作為賠償之訴的前置程序,可以嘗試在一個訴訟中解決責任比例和損害賠償的問題。因為無人船的民用市場較為壟斷和集中,產品的操作系統、航行規范、技術參數、型號等可能會出自相同廠家,依據廠家系統留存的電子數據比較容易查明碰撞原因,雙方對船舶價值等爭議也因產品標準化而減少,將其納入一個訴訟中可一攬子解決爭議,并縮短訴訟周期。但如果無人船碰撞涉及第三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而碰撞雙方的責任比例之訴尚未審結的,仍需先行中止碰撞方與第三人之間的賠償之訴。其次,規范無人船的鑒定評估。對無人船電子數據的鑒定,應堅持必要性原則,對能夠依據電子證據認證規則確定或推定電子數據的真實性的,不予準許當事人的鑒定申請;能夠依據中立的第三方研發公司或平臺確定電子數據真實性的,可不準予當事人的鑒定申請。對于無人船碰撞損失的鑒定評估,也應從嚴把握,審慎啟動司法鑒定程序,嚴格限定當事人提起司法鑒定的期間,嚴格限定鑒定的項目、次數和補充鑒定、重復鑒定的范圍,加強審判人員對鑒定過程的參與及對鑒定人的監督。規范鑒定人出庭程序,引導當事人申請專家輔助人對鑒定意見開展質證,并對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人責令退還鑒定費用,或不采納其出具的鑒定意見。
總之,無人船對船舶碰撞訴訟制度帶來了深遠影響,促使人們反思海事訴訟程序的公正性、妥當性和科學性。無人船碰撞所附帶的船舶碰撞法律制度、侵權法律制度和產品責任法律制度相互交織,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全面賠償責任和懲罰性賠償相互重疊,船舶碰撞訴訟程序與侵權民事訴訟程序相互混合等特點,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為復雜,亟待學術界加強無人船碰撞相關法律問題的前瞻性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科學技術的智慧之光與法律制度的理性之光,將在人工智能時代交相輝映。[45]人類最終會在無人船碰撞糾紛解決方面探索出一個公正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