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网站_欧美gvfreevideosxxxx_男女激烈动图_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寧夏某電廠1機組鍋爐干除渣故障停機事件報告

一、設備概況

機組為330MW亞臨界、間接空冷、抽汽凝汽式供熱汽輪機發電機組,三大主機均為上海電氣集團產品。鍋爐型號為SG-1165/17.5-M743,系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自然循環汽包爐,采用單爐膛Π型布置、平衡通風、冷一次風正壓直吹式磨組、四角切向燃燒、直流燃燒器擺動調溫、全鋼構架懸吊結構、緊身封閉、干式固態連續排渣;汽輪機為CJK330-16.67/0.4/538/538型亞臨界、單軸、一次中間再熱、雙缸雙排汽、間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輪機,排汽冷卻方式為自然通風間接空冷;發電機為QFSN-330-2型氫冷發電機組,發電機-主變壓器采用單元接線,220kV主接線采用一個半斷路器接線。

爐底灰渣經由鍋爐過渡渣斗下落到干式排渣機不銹鋼輸送鋼帶上,高溫爐渣在向外輸送過程中被逆向流動的空氣冷卻,到排渣機頭部被冷卻到100℃以下。冷空氣與熱渣進行逆向熱交換,在鍋爐爐膛負壓的作用下,由排渣機殼體上開設的可調進風口進入干渣機內部后進入爐膛。過渡渣斗出口設置耐熱鋼組成格柵結構大焦攔截網,大于300mm的大焦被攔截,通過液壓關斷裝置進行擠壓破碎清除。被冷卻的灰渣經碎渣機破碎后,由斗式提升機輸送至渣倉儲存,再由電動給料機送入濕式攪拌機加濕攪拌后裝入自卸汽車,送至灰場。

二、事件經過

(一)停運前運行方式:#1機組有功負荷165MW;鍋爐引、送、一次風機均雙側運行,A、B、C磨組運行,D、E磨組備用;雙汽動給水泵運行;間冷系統A、C循環泵運行,B泵備用;脫硫系統主塔A、B漿液循環泵運行,副塔B、C漿液循環泵運行;環保設施運行正常。

(二)事件經過:自4月5日18時55分起,#1機組鍋爐干排渣系統輸送鏈發生打滑現象,不能連續排渣,關閉擠渣頭停運檢修,檢查發現輸送鏈變形過長,截取輸送鏈長度900mm,修復鋼帶承載板變形4處,更換托輪4個。投運后在增大渣量的情況下輸送鏈仍然打滑,因輸送鏈熱態截取已到極限,機械張緊調整到最大,再無在線檢修手段。申請寧夏調通中心調停未批,令維持運行。4月6日4時50分鍋爐6.3米看火孔堵渣,申請寧夏調通中心停機處理,調通中心告網上負荷緊張未批準,遂申請解列AGC控降負荷并固定至165MW運行,同時調整入爐煤熱值,控制入爐煤量,加大排渣速度。4月7日9時,排渣過程中大焦塊突然掉落將干排渣系統輸送鏈壓死發生卡轉現象,鋼帶承載板彎曲變形,長度約4米,底部托輥彎曲2根。經多方處理仍然無法恢復輸送鏈運行,鍋爐不能有效排渣。為防止爐膛大面積堆焦,申請寧夏調通中心停機處理未獲批準。經協調,寧夏調通中心于11時25分批準解列,#1機組打閘停運。因調通中心告5月份不再安排#1機組檢修,經多方協商,寧夏調通中心批準4月11日零時由備用轉為C級檢修。

此次非停事件發生后1小時向國電電力管控中心作了匯報,2小時向國電電力監控中心上報非停快報,由國電電力向集團電力運營監控中心匯報。

此次非停事件共84小時35分,累計損失電量約2460萬千瓦時。

三、檢查處理情況

檢查情況:停爐冷卻后檢查發現,大焦塊將輸送鏈壓死,爐膛內堆焦至標高8.4米左右。

處理情況:灰渣冷卻后開展清渣作業,計劃按檢修進度安排進行干排渣系統輸送鏈及清掃鏈更換。

四、經濟損失

(一)直接損失

1.干排渣期間穩燃投油3.6噸,折合2.2萬元;

2.設備維修費用:計劃#1機組C修更換干排渣輸送鏈及清掃鏈,維修費用不計;

3.調度兩個細則考核33.0萬。

(二)間接損失

非停時長共84小時35分,累計損失電量約2460萬千瓦時,損失30.5萬元。

(三)機會損失

按日平均發電量650萬千瓦時計,至月底損失電量1.22億千瓦時(交易電量已轉移),按每度電邊際利潤0.124元測算,機會損失約1197萬元。

五、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輸送鏈鋼帶承載板彎曲變形故障無在線檢修手段,灰渣不能有效排出,造成爐內堆渣。放渣過程中掉落的大焦塊將干渣機輸送鏈壓死造成干渣機卡轉,爐膛內灰渣無法及時排出導致爐內結焦造成機組迫停。

(二)間接原因

1.輸送鏈鋼網失去彈性松弛、承載板發生塑性變形及托輥、防偏輪磨損等原因導致干渣機不能正常持續運行,經多次截鏈處理仍未能徹底消除輸送鏈打滑停轉現象。

2.輸送鏈頻繁打滑導致擠渣頭累計關閉時間過長,爐膛內灰渣持續增多;同時灰斗內的灰渣不能及時得到冷卻造成輸送鏈受熱伸長、打滑加劇,碎渣機發熱導致其對輪銷(尼龍)斷裂,需定時停運冷卻影響正常排渣速度。

3.事故排渣口設計截面積較小,在碎渣機停運時大塊灰渣無法破碎頻繁發生堵塞,需人工清理延誤排渣進度。

4.運行人員經驗不足,在放渣過程中2-1S、2-4擠渣頭全開,造成大焦塊未經擠渣頭擠壓直接掉落,瞬間壓死輸送鏈,造成輸送鏈卡轉,鍋爐無法排渣,機組停運。

(三)管理原因

對頻發性缺陷管控不力,對輔機故障的敏感性不足,對風險分析不到位,運行分析缺失,對異常運行方式造成的后果預判不足。

六、管理追溯

(一)歷史檢修情況

2019年4月19日到6月2日B級檢修,截取鋼網1000mm,修復更換變形邊耳,補齊脫落螺栓并加固補焊。清掃鏈檢查驅動裝置,修復主動鏈輪軸,更換主動鏈輪一副、清掃鏈刮板20塊,鏈條截取。更換清掃鏈主動輪軸承一副,軸承座一副。檢查輸送鏈托輪、托輥,更換托輥2根,更換托輪12個,對所有托輪、托輥軸承加油。

2019年10月29日設備維護,檢查干排渣機輸送鋼帶鋼承載板變形,停運消缺,更換4塊承載板。

2020年3月15日設備維護,檢查清掃鏈刮板有部分變形,停運消缺,更換變形刮板22片。

2020年4月5日停運檢修,截取輸送鏈長度900mm,修復鋼帶承載板變形4處,同時對輸送鏈托輪、托輥進行了檢查,更換托輪4個。

(二)技術監督情況

檢查發現輸送鏈及清掃鏈磨損嚴重,輸送鏈襯網失去彈性,受熱情況下導致輸送鏈襯板搭接縫隙較大,輸送鏈彈性松弛、承載板塑性變形及托輥、防偏輪磨損。

(三)人員培訓情況

涉及本次事件的所有人員均經過上崗前培訓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

七、暴露的問題

(一)標準化檢修作業開展不力。鍋爐分部對干排渣系統的檢修質量不高,卡澀缺陷處理不徹底,致使缺陷重復發生。輸送鏈彈性松弛、承載板塑性變形及托輥、防偏輪磨損等頻發性、頑固性缺陷沒有得到有效治理。

(二)技術監督范圍不全面,治理工作不到位。對設備缺陷風險分析、評估不足,未辨識潛在安全風險和嚴重后果。針對干渣機頻繁故障,雖分析了原因、制定了措施,計劃在今年C級檢修中對清掃鏈、輸送鏈進行更換,但在實施前對缺陷的隱形風險評估不足。

(三)異常分析工作不到位,各級人員對鍋爐干渣機缺陷敏感性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四)放渣人員經驗不足。對放渣缺乏統籌考慮,對派生的問題考慮不全面,擠渣頭開啟較多,導致熔融狀的焦塊將干渣機輸送鏈堵死干渣機停轉。

八、防范措施

(一)利用此次#1機組檢修機會對干渣機進行整體大修,更換整條輸送鏈鋼網、承載板、部分清掃鏈刮板、鏈條、托輥防偏輪等,修后確保可靠運行,達到設計要求。同時對#2爐干渣機進行安全和技術評估,制定檢修方案,待機實施。

(二)利用此次#1機組檢修機會對水冷壁、過度渣斗和渣斗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焊口有無開裂、是否存在變形現象,對受熱面及渣斗強度進行評估,同時排查電除塵各電場灰斗強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三)加強對干排渣系統的維護,開展設備缺陷分析,找出缺陷產生的原因,制定防控措施和解決方案,修編完善干排渣系統事故處置預案,細化現場處置方案,成立攻關小組開展專項攻關,實施重點督辦。

(四)加強日常設備技術監督和缺陷管理,將缺陷發生率、消除率、及時率納入月度績效管理,嚴格執行標準化檢修作業和三級驗收制度驗收,發揮技術監督作用,制定專項技術措施,實施動態的、全天候的、全過程的技術監督管理。

(五)利用狀態檢修、計劃檢修和日常維護相結合的檢修管理模式,合理安排設備檢修,逐步消除設備失修欠修現狀,強化設備檢修過程管理,嚴把三級質量驗收關;強化設備日常維護管理,落實質量管控責任。

(六)制定現場處置卡,完善干排渣系統時故障放渣的操作,對操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安全技能培訓,使操作人員對相關工作環境和設備設施全面了解,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提高人員異常處置能力

(七)加強燃煤入廠和摻燒管理,防止煤質突變影響燃燒安全和形成結焦,加強吹灰管理,定期進行吹灰并檢查清理爐內結焦。

(八)加強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控制管理,強化異常運行方式的風險分析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控制措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九、責任認定及考核

(一)責任認定

根據公司《生產安全事件調查與處理辦法》,此次事件認定為一類障礙。鍋爐分部對頻發性缺陷治理不力,付主要責任;發電部在鍋爐排渣時風險分析及預控措施不到位,負此次事件的次要責任。

(二)考核

1.按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火電機組非計劃停運管理辦法(試行)》《電力安全環保獎勵基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考核公司黨政第一責任人及生產負責人。

2.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依據公司《機組非計劃停運考核辦法》《安全生產獎懲辦法》的相關規定,考核如下:

(1)     考核鍋爐分部全員績效分10分,扣發鍋爐分部季度安全取消鍋爐分部一季度安全獎;

(2)     鍋爐分部主任劉某,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技術管理工作不到位,對此次事件負管理責任,考核3000元;

(3)     鍋爐分部書記兼副主任苗某某,按照“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對此次事件負管理責任,考核3000元;

(4)     鍋爐分部副主任翁某某,對此次事件負設備檢修和技術管理責任,考核2500元;

(5)     鍋爐分部技術專責李某某,對此次事件技術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6)     鍋爐分部轉機班班長張某某,作為班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此次事件負安全技術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

(7)     鍋爐分部轉機班設備專責人李某某,對此次事件設備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

(8)     發電部主任張某某,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技術管理工作不到位,對此次事件負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9)     發電部書記兼副主任秦某某,按照“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對此次事件負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10)   發電部主管副主任王某某,對此次事件負運行專業管理責任,考核1500元;

(11)     發電部專工毛某某,對此次事件負專業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

(12)     發電部值長簡某,對此次事件負專業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

(13)     發電部#1機組機長丁某某,對此次事件負機組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

(14)     發電部#1機組主控韓某,對此次事件負操作責任,考核800元;

(15)     生產技術部主任郝某某,對此次事件公司技術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16)     安健環部主任胡某某,對此次事件公司安全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17)     生產支部書記兼安健環部副主任陳某某,按照“一崗雙責”的原則,對此次事件公司安全管理責任,考核2000元;

(18)    生產技術部鍋爐專責景某某,對此次事件負公司技術管理責任,考核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