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集團)公司古漢山煤礦“4.4”冒頂事故案例分析
2003年4月4日4時42分焦煤(集團)公司古漢山礦西大巷發生一起冒頂事故,冒頂長度達12.5m,將正在工作面補找錨桿的5人堵在冒頂區,造成3人死亡,2人輕傷事故。
㈠古漢山礦簡介
古漢山礦設計生產能力120萬噸/年,是一個基建礦井,1991年12月26日開工,2002年1月14日礦井通過安全設施驗收。礦井開拓方式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開拓,一水平標高-450m,二水平標高井田東翼-750m,西翼-600m。井田內開采煤層傾角11°—170°,平均為15°,煤層厚度3.15—6.42m,平均4.87m,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層直接頂為泥巖、砂質泥巖,厚0.1-9.35m,平均2.19m,局部有炭質泥巖偽頂。煤層直接底為泥巖、砂質泥巖,厚0.5-23.24m,平均3.48m,巖性松軟,遇水易膨脹。
㈡事故發生經過
西大巷為半圓拱形煤層頂板巖巷,錨網+網殼支護,巷道斷面13.3M2,2003年4月4日零時,西大巷掘至通尺591.5M,工作面尚有錨網噴一次支護段12.5M,9棚未噴漿網殼段6.8M。在該巷道施工的豫焦十三隊零點班共出勤23人,作業計劃為將掘進工作面6M長臺階爆破2M、噴射3棚網殼砼、補找錨桿和注漿等。4時42分扒矸機前方12.5M巷道頂板大面積垮落,扒矸機前部被埯埋,全巷道高度被碎古堵封,將正在補打錨桿的韓某某、陳某某、黨某某、驗收員馮某某,和向工作面拽拉噴漿管子的高某某5人堵在冒頂區,造成三人死亡,二人輕傷事故。
㈢故事原因分析
1、圍巖存在軟弱夾層是造成頂事故的直接原因
通過現場勘查和技術資料調查,西大巷通尺591-579m,巷道右幫上部距壁0-1.2m揭露出厚150m左右、傾角70°-86°,黑色的炭質泥巖和灰白色鋁土質軟弱夾層。由于軟弱夾層傾角較大,軟弱夾層走向與巷道軸向夾角較小(60),遇頂板淋水極易泥化,巷道頂部巖古在地壓、自重應力的影響下,從軟弱夾層面滑落失,誘發冒頂事故(從巷道右幫片邦、冒頂及支架損壞、變形較下幫嚴重均可證明)。
2、導致事故的間接原因:
①西大巷通尺576-591.5m段冒頂區165根錨桿中40根為直徑為20*2400mm錨桿,違反《西大巷補充安全技術措施》中應使用直徑為20*3000mm錨桿的規定。
②未按《西大巷補充安全技術措施》規定在錨桿噴一次支護段設置圍巖收斂測點,掌握變形量,以便及時架高網殼支架進行永久支護。
③對西大巷通盡579m處片幫、591.5m處揭露的灰質軟弱夾層造成的圍巖不穩定性未引起重視等。
㈣防范措施
1、古漢山礦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方針,切實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從導致事故發生的各個因素深刻反思,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
2、針對西大巷所處的特殊地質條件,應加強地質預測預報工作,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選擇合理的支護參數,加大巷道支護特別是臨時支護的強度。
3、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駕駛現場管理,嚴格按措施施工;完善監督機制,把好各個環節,堵塞漏洞。
㈤、事故性質
這是一起嚴重違反技術管理的典型安全,煤層頂板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沒有認真的分析,施工中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設計要求進行試,技術措施,技術要求形同虛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存在“棚架”現象,重生產,輕安全在這一起事故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思考問題:1、什么是錨網噴支護?
2、安裝錨桿注意事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