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故概況及經過
該礦位于安徽省某市淮河以北潘集區境內,屬某礦務局主管的統配
煤礦,生產能力為300萬噸/年。1973年11月1日破土動工,1983年12月26日一期工程簡易移交生產。1987年7月被定為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1987年12月9日,按
計劃西一采區變電所于14時至15時30分停電改線,致使301、302兩隊掘進工作面供風局扇停運,造成瓦斯積聚超限。其中301隊掘進的1241(3)腰巷的瓦斯濃度大于2%。
通風區技術員按規定編制了瓦斯排放
措施,經報批定于22點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工人違反規定,沒有按
規程實施,22點8分,在起動小絞車提拉管子時,產生機械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爆炸波沿東、西上山沖到運輸機上山,將該上山進、回風交界處的風門摧毀。爆炸波混入新鮮空氣后再次燃爆,并引燃了上山的膠帶運輸機。造成45人死亡,10人受傷,經濟損失200萬元。
二、
事故原因
分析
l、瓦斯排放過程違反了《
煤礦安全規程》第142條規定。
2、運輸上山巷道布置違反了《
煤礦安全規程》第116條規定。
3、
安全管理人員在現場監督工作嚴重失職。
4、礦井采區
通風、運輸等生產系統存在嚴重缺陷。
三、對
事故責任者的處理
1988年7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字(1988)42號文對
事故責任者處理批復如下:
1、給予淮南礦務局局長楊某某、副局長王某某、局總
工程師王某某行政記大過處分。
2、給予淮南礦務局黨委書記吳某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礦掘進三區電工王某某(現場排放瓦斯人員)和分管
通風技術的負責人張某某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給予礦長高某某、礦黨委書記楊某某和
通風區區長王某某分別撤銷礦長、礦黨委書記和區長職務處分。
5、給予礦總
工程師商某某行政記過處分。
6、給予礦生產副礦長計某某、調度所長時某某行政記大過處分。
7、給予機電科管子隊黨支部書記陳某某(現場小絞車司機)、礦
通風區西隊隊長刁某某開除留用察看處分。
8、給予
通風區黨支部書記周某某、掘進三區黨支部書記孫某某黨內警告處分。
四、防止同類
事故的
措施
1、認真貫徹各項規章
制度,增強法制觀念,糾正“三違”。
2、強化“
一通三防”領導,嚴格
通風、機電
管理,抓好瓦斯的排放工作。
3、加強
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人員的素質。
4、改進采區
通風、運輸生產系統,完善
安全技術措施,配備
安全保護和監測設備,提高礦井的抗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