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故概況及經過
建德銅礦位于浙江省建德縣境內新安江水電站西側一公里,隸屬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海拔平均高度165米。礦區有公路通達杭州、金華,水路往西可達安徽省,往東貫通富春江,鐵路往東南通金華與浙贛線相連。交通極為方便。該礦豎井開拓,采用單翼對角抽出式
通風系統,一50中段二號礦體3號采場選用上向水平分層膠結充填采礦法。礦體呈似層狀或透鏡狀,底板一般為珠藏塢組礦頁巖,頂板為白云巖或大理巖。有穿插礦體的火成巖脈巖墻、巖溶水。
事故就發生在此采場。
1992年11月19日上午,建德銅礦井下采掘工區T2機班周某、邵某某在檢查一5—3采場頂板
安全無異常后開始裝運作業。約10時25分裝運結束,然后進行大塊石頭二次破碎。裝好炮后,此時邵發現頂板有碎石脫落,扭頭一看,見周鄰近位置有大片礦石冒落,便大叫周,見沒有回音,便急速向領導報告。礦領導接到
事故報告后,立即趕赴
事故現場,及時組織搶救。首先檢查現場情況,急速確定搶奪方案。經兩次反復檢查發現,冒落處左面塌得高,有裂縫,不
安全,右面經過第一次冒頂,已形成自然拱,幫壁平整,比較穩固,搶救路線近。經商量,決定搶救路線從右邊進,指定兩人
安全監護,通知其他工作暫停,增設碘鎢燈。搶救人員分批進入,每批10人,工作10分鐘。搶救工作于當日11時10分開始,當搶救工作進行到第六批時,就聽到有人大叫:“不好,冒頂了”,一聲巨響,右面頂板再次冒落,5名搶救人員又被石塊壓埋住。此時搶救隊伍中又有人沖進去搶救,瞬間采場右壁又片幫了,沖進去搶救的8人又被壓進去,先后共壓進去了14人。省、市有關領導及時趕到現場,立即成立了由杭州市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搶救指揮部。在各方的全力救援下,經過7天7夜的奮戰,于11月26日搶救工作全部結束。這次
事故死亡8人,直接經濟損失27.45萬元。
二.
事故原因
分析
1.導致采場突發性冒頂
事故主要是礦體頂部層間節理發育,有巖脈穿插,并受斷裂錯動影響,形成大的三角體,引起了突發性冒頂。
2.
事故發生后,礦黨、政領導立即組織了搶救,并采取一定的
安全措施,但在
事故搶救過程中經驗不足,
安全措施不夠完善。在搶救進入2小時后,由于礦體層間水滲透,使礦體巖脈的高嶺土吸水后膨脹軟化,采場的應力集中,引發了再次大面積冒頂片幫。
3.生產中地質勘察基礎工作與采礦的要求有一定的距離。
三.對
事故責任者的處理
根據
事故原因
分析,浙江省亞東銅業集團公司及建德銅礦的領導對這
事故負有一定的責任。但鑒于這起
事故客觀因素較多,對浙江亞東銅業集團公司經理唐某某及建德銅礦礦長趙某某給予通報批評和一定的經濟處分。
四.防止同類
事故的
措施
1.對這起
事故要舉一反三,加強
安全教育,提高職工隊伍的
安全技術素質和
安全意識。
2.要按照《冶金礦山
安全規程》要求,強化礦山井下頂板及幫壁的
管理,完善
制度,配備專、兼職頂底板
管理人員,加強檢測工作。
3.要進一步加強礦山地質、
安全開采的調查、研究和
評價工作,做好技術檔案收集和
管理工作,確保礦山開采
安全。
4.加強礦
安全部門的技術力量,提高
安全隊伍的技術素質。
安全隊伍應相對穩定,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5.對出
事故點3號采場的恢復生產,礦要專門進行
安全技術論證,制定方案,在確保
安全的情況下再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