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0日4時50分,經過長達52小時35分的緊急施救,南川市后山
煤礦二井“6.8”透水
事故中被困10名礦工中的3人,被成功
安全救出。我市
煤礦應急救援體系又一次譜寫了搶險救援的新篇章。
一、
事故經過
2006年6月8日凌晨2:15分,南川市南平鎮后山
煤礦二井在+488m水平南翼實施掘進放炮作業時,發生透水
事故。
事故發生時,當班井下工人18名,其中8人
安全出井,10人下落不明。該礦位于南川市南平鎮景秀村二組,
設計能力為3萬噸/年,初步核定目前實際產量為1萬噸,現有職工67人,該礦證照齊全。該礦突水
事故產生的約2000多立方米的大水將礦井部分井巷淹沒,同時將部分
通風系統及排水設備損壞,被困礦工命懸一線。
二、
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置情況
事故發生后,南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迅速趕赴現場,成立了南川市后山煤礦二井“6.8”透水
事故施救指揮部。接到南川
事故報告后,中共重慶市委書記汪洋、市長王鴻舉當即作出重要批示。周慕冰副市長率相關部門趕赴現場,組成搶險施救現場指揮部,下設搶險施救、善后穩定、后勤保障、
事故調查、綜合協調五個組。
南川市委書記謝嘉慶、市政府市長游正焜親臨現場,組織指揮營救工作。重慶市領導、國家
煤礦安全救援指揮中心、重慶市安監局、煤監局等部門的領導、專家也陸續趕赴
事故現場指導搶救工作。通過科學
分析,現場指揮部決定,在保證
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加大巷內排水量和快速掘進逃生通道,及時向巷道供給純氧等辦法,進行營救。到8號晚上21點,除兩臺與當地電壓等級匹配的抽水機在不停抽水之外,另外三臺抽水機仍在架設管線。正在重慶開展全國
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的國家安監局專員楊江才來到現場,傳達了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對
事故處理提出的五條要求,他
分析說,現在主要問題是水泵和電力比較緊張,水泵比較小,電壓比較低,現在,他們正在用電力部門架設高壓線,準備用30的、50的、100立方的水泵進行組織。
根據井下地形、水量、采煤區域等綜合情況進行
分析,10名失蹤礦工生還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參與救援工作的150多名隊員正分期分批下井援救。
事故搶險指揮救組組長、南川市市長游正琨說,南川市政府目前已籌措了用于善后工作的230萬元資金,確保每一位遇難礦工得到的賠付資金不低于20萬元,他表示,礦工的鮮血肯定是不能白流的,任何一個礦主,讓礦工付出了生命,他就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
經過50多個小時的晝夜作業,6月10日凌晨4點50分,3名礦工成功獲救生還。
重慶市政府市長王鴻舉獲悉三名礦工得救的消息后作出批示,對指揮部連續作業成功救出3人給予充分肯定,并指示要對三名礦工精心治療,保證他們早日康復。國家
煤礦安全救援指揮中心處長田得雨、重慶市安監局局長肖健康、煤監局副局長田洪在南川市領導謝嘉慶、王身高、劉先暢的陪同下,代表國家安監總局、重慶市委、政府,于10日上午專程趕往市人民醫院,看望、慰問了三名被救礦工。目前,經過市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三名礦工身體恢復良好,一切正常。重慶市市委書記汪洋、市長王鴻舉表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進行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主要經驗
(一)、各級領導重視,組織有力的搶險救災班子
國家
煤礦事故救援中心派田得雨處長從北京趕來指導搶救。
(二)、搶險指揮有力
人員設備調動迅速到位。南桐救護隊在接電話后約1小時就趕到現場,松藻的電纜和重慶
煤礦事故救援中心的設備均能在事發當天搶運到現場并安裝使用。
(三)、決策正確
經搶險指揮部認真
分析,有3人可能躲在大約還有7米高的空間內當即決定先鉆穿眼子送氧,同時抽水,改善了礦工生存環境,使能堅持到獲救。
(四)、信心堅定
不管后果怎樣,遇何挫折,始終堅持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手段,盡最大的努力搶救遇險者,始終堅持不管有無生還者,都按能救出生還者的工作方案來實施。
(五)、配合協調,抽水由機電老總負責
對設備的安裝維護到位,使排水設備能連續無故障運行到將水排干,在水位下降到
安全高度時迅速開始鉆穿通氣孔,立即給礦工藏身地供氧。
(六)、自救有效
遇險礦工都經過礦級
安全培訓。掌握了自救的基本知識。水漲起來人往上爬,躲藏在最高處。上面慢慢的集聚了瓦斯,職工又下降到貼近水面處,盡量減少瓦斯對人體的傷害。凡外面有人時盡量設法向外傳遞(敲擊)信號,使其知道井下還有生還者,增強救者的信心,盡可能保持安靜,盡量減少氧氣和能量消耗以延長生存時間等待外面的救援。
(七)、保障有力
物資能滿足救災需要,相鄰礦提供電煤鉆及操作工支援,公安系統維護好搶救現場秩序,整個搶救過程中未受到家屬干擾。
(八)、資料完整
礦方提供的資料基本完整,遇險人員的位置范圍上雖有一定誤差,但基本能反映藏身者的位置,所以能較為準確及時地鉆穿孔并及時供氧。
四、
事故應急救援主要教訓
(一)、小礦較多,鄰近的順利煤礦等巷道與其犬牙交錯,相互交換資料不夠,不利于統一規劃
設計礦井。
(二)、技術人員未能相對固定,
事故發生時新到位技術負責人剛上任幾天,還未完全掌握礦井的布置等有關情況。
(三)、礦供電負荷不足,不能滿足救災的需要,使抽水延緩近20小時。
(四)、防止水患的相關地質資料和應對
措施(未及時探水)不夠準確、完善,未能預計到該礦可能有透水
事故的發生,因而未采取有效的預防
措施。
五、整改
措施
(一)、配置必備的瓦斯、水患
事故救援設備,如100KVA以上的大功率發電車足夠的備用電纜、水泵、
管理、風機、風筒等。
(二)、配備訓練有素的救護隊人員。
(三)、清理大中小礦的井用邊界。完善地下、地面照圖。
(四)、凡有水害的井,應打探水鉆孔后方可掘進。
(五)、逐礦根據井巷、地質、供電等相關措施編制有實際指導作用的
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