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槽車側翻宜賓屏山消防奮戰36小時成功處置
事故突發,屏山消防聞警即動
4月7日22時59分,宜賓屏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一輛液化天然氣槽車屏山縣富榮鎮龍池村黃家山附近的公路上發生側翻,儲罐內的天然氣正在泄漏。大隊立即出動3輛消防車、14名指戰員前往處置,大隊值班干部遂行出動,趕赴現場指揮。
行進過程中,經與報警人及槽車司機聯系,確認發生事故的槽車儲罐內載有20噸液化天然氣,儲罐尾部正在發生泄漏,車內1名司機和1名跟車人員已自行爬出駕駛室,司機手臂受傷。大隊指揮員立即向支隊指揮中心、縣110指揮中心、縣應急管理局等報告了事故情況,并聯系了事故車輛所屬單位,要求該單位技術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參與處置。
研判災情,迅速采取應對措施
23時50分,大隊指戰員到達現場。經偵查發現,事故發生在國道353線2548km處(屏山縣富榮鎮龍池村2組小地名黃家山),槽車在經過U型彎道時因駕駛員操作不慎,加之當時正在下雨、天黑路滑,從而發生側翻。泄漏部分在儲罐尾部,泄漏的天然氣與空氣中水汽混合形成白霧正向空中飄散。
該槽車儲罐全容積為52.6m³,荷載重量為24.5噸,實載20噸,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槽車儲罐。液化天然氣主要由甲烷組成,燃燒速度快,燃燒熱值高,泄漏一旦形成蒸汽云引發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針對現場情況,大隊指揮員立即命令參戰人員兵分三路,一組協助到場的富榮鎮政府工作人員對泄漏槽車周邊的居民進行疏散并隔絕火源,一組協助富榮鎮派出所民警對道路實施警戒管制并通知供電公司對事故現場上方的高壓線斷電,一組立即用水槍對已泄露的液化天然氣進行稀釋,防止發生爆炸。
群策群力,科學制定處置方案
4月8日凌晨3時許,事故單位技術人員抵達現場,對槽車狀況進行了查看和評估,基本確認泄漏部位是槽車儲罐尾部的閥門或管道處,但因能見度低,且儲罐尾部廂門受到擠壓變形無法打開查看內部情況。考慮到附近居民已經疏散,道路已進行交通管制,而且當時還下著雨,能夠稀釋泄漏的天然氣,爆炸的危險性大大降低,大隊指揮員決定待天亮后再實施堵漏措施,并協調相關部門調集大噸位吊車、同類型液化天然氣槽車等特種車輛以及棉絮等物資,為堵漏成功后的吊升、倒罐等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4月8日上午,大隊指戰員協助技術人員打開儲罐尾部廂門,最終確定天然氣泄漏的原因是液位計和壓力表損壞。在水槍掩護下,現場參戰人員關閉了液位計和壓力表的閥門,成功堵漏。
期間,應急、消防、公安多部門相關負責人召開分析研判會,分析研究泄露槽車處置方案和研判現場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最終確定了現場處置方案。
協同作戰,救援工作圓滿成功
4月9日8時許,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兩臺噸位200噸以上的吊車對槽車進行起吊,大隊設置3個水槍陣地,6名指戰員利用噴霧水槍全程冷卻稀釋,無人機升空對現場實施全景偵查輔助現場指揮決策,專家組對現場天然氣濃度、罐體狀態全程監測提供技術支持。
4月9日9時許,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兩輛大噸位吊車一前一后將事故槽車慢慢吊起扶正,事故單位工作人員立即將事故槽車的車頭更換。13時許,經過消防指戰員、相關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各職能部門應急處置人員的通力合作下,20噸液化天然氣罐被安全拖離現場,險情成功排除。整個處置過程科學、安全、有序,未發生人員傷亡、次生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歷時36小時的液化天然氣槽車泄露事故處置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