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生產違章操作致3人中毒死亡
2013年10月18日,位于山東省廣饒縣陳官鄉的潤恒化工有限公司醫藥中間體生產車間發生物料泄漏事故。事故共造成3人中毒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270.6萬元。
【案例】
2013年10月18日4時22分,廣饒縣潤恒化工有限公司醫藥中間體生產車間氯化崗位操作工于某發現一個截止閥出現異常,發生輕微滲漏,便通知員工張某進行現場查看和確認。張某使用管鉗卡住截止閥閥蓋,并進行緊固。截止閥閥芯突然與閥體分離并在壓力作用下彈出,氟化釜內物料瞬間從截止閥閥體與閥蓋螺栓接口處大量噴出,將員工武某從二層平臺防護欄缺口處沖擊到車間地面,同時氟化釜內物料在車間內迅速大面積擴散。
事故發生后,同班操作工將3人架到水管處,采取了沖洗措施,并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3人被送至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經廣饒縣人民醫院診斷,3人為氟化氫中毒。
【解析】
這是一起非法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該公司在未依法辦理安全生產、環保、消防等許可手續的情況下,非法生產危險化學品、非法購買劇毒危化品氯氣、非法使用未經登記注冊的壓力容器,并拒不執行相關部門的停產指令,擅自生產。
氟化崗位操作工張某違章操作,未佩戴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在氟化釜處于帶壓狀態下,使用管鉗對已關閉到位的截止閥進行壓緊閥蓋作業,致使截止閥連接螺紋受力過大引起結構失穩(滑絲),造成含有氟化氫的有毒物料噴出。
【點評】
氟化氫為反應性極強的物質,能與各種物質發生反應,腐蝕性極強。吸入較高濃度氟化氫,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癥狀,嚴重者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或肺水腫,甚至發生反射性窒息。因此,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廣饒縣潤恒化工有限公司非法生產、對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當地政府要把“打非治違”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到制度化、常態化,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同時,要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企業內部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特種設備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在未取得相關許可、批準和注冊登記的情況下,堅決不得進行生產經營,全面徹底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