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煤公司京盛煤礦“8.29”重大透水死亡事故
??????? 2003年8月29日22時許,中國地方煤礦總公司京盛煤礦2103軌道下山下部的聯絡平巷在掘進時與2103運輸下山貫通,發生透水,造成一起死亡3人的重大透水事故。事故直接經濟損失35萬余元。
??????? 統計屬別:原煤生產
??????? 事故類別:水害
??????? 事故性質:重大責任事故
??????? 嚴重級別:重大事故
??????? 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35萬余元
??????? 一、事故經過
??????? 2003年8月29日中班,蔡維東掘進隊由當班副隊長袁春義主持召開班前會,安排竇亞軍班組在2103軌道下山的掘進工作,交待了探放水工作。該班組具體分工:蔣雷鳴開調度絞車,崔懷強擔任信號把鉤工,鮮繼榮、李漢金、竇亞軍、竇金保在掘進面作業。15時40分到達工作地點(沒有進行探放水工作),放了5次炮后(《作業規程》規定:工作面每天兩班作業,每班一循環,循環進度為1.4米,斷面布置14個炮眼,分6次起爆,使用1.5米的鉆桿掘進,3米和5米的鉆桿探放水),鮮繼榮問竇亞軍:“班長,我們這個工作面離以前礦上廢棄的巷道還有多遠?小心打著打著出水了。”竇亞軍說:“不咋的。”竇亞軍打完第6次炮的炮眼后,就讓竇金保裝藥,然后竇亞軍(無爆破員作業證)放了炮。放完炮回來,四人分兩組(鮮繼榮、竇金保一組,李漢金、竇亞軍一組)準備挖柱窩,這時鮮繼榮向竇亞軍反映煤有點濕,竇亞軍剛說沒事,水就出來了,將四名作業人員淹在水中。這時,絞車處鈴聲大響,一股帶有氣味的風從巷中沖出,蔣雷鳴、崔懷強意識到出事了,立即下去查看,向下走到約60米處,就看到鮮繼榮抱著風筒,站在水中喊救命,立即將鮮繼榮拉了上來。崔懷強隨即給掘進隊隊長打電話報告事故情況,掘進隊隊長立即向礦長進行了匯報,有關方面電話告知礦總工程師、調度室、安檢科,并立即組織礦有關人員成立救援隊伍,進行搶救。與此同時,鮮繼榮被送到了靈新總醫院進行救治。
??????? 二、事故原因
??????? (一)直接原因
??????? 1、被貫通巷道2103運輸下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巷道內存有積水。貫通前沒有將該巷內的積水、淤泥排除。
??????? 2、作業人員發現迎頭煤壁有滲水征兆后,沒有及時撤離現場,繼續冒險施工。
??????? 3、測量工作嚴重滯后,沒有及時掌握施工進度,標定巷道掘進要素,巷道掘進施工質量差。
??????? (二)間接原因
??????? 1、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制度不健全,作業規程編制對水害分析不足,安全技術措施缺乏針對性和具體要求,安全主要措施內容不全。
??????? 2、沒有嚴格執行巷道貫通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
??????? 3、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現場,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檢查不到位,沒有及時排查和消除事故隱患。
??????? 4、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對安全生產知識了解、掌握甚少,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 5、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水害的認識不足,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 三、事故性質和有關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 (一)事故性質
??????? 這是一起因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疏于現場管理,生產技術作業規程和安全措施存在漏洞而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
??????? (二)責任分析
??????? 1、當班班長帶領李漢金、竇金保、鮮繼榮3名工人在作業過程中,未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未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發現透水征兆未及時撤離,違章指揮,繼續冒險施工,應負直接責任。
??????? 2、掘進隊現場負責人疏于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應負現場管理不到位責任。
??????? 3、掘進隊負責人對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對安全技術措施不落實,安排無證人員上崗作業,應負主要領導責任。
??????? 4、安檢員對作業人員未嚴格貫徹執行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監督檢查不到位,未進行探放水即進行掘進作業未加制止。
??????? 5、安檢科長對作業現場安全監管及作業現場貫徹執行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監督檢查不到位。
??????? 6、生產副礦長兼總工程師編制的作業規程探放水措施內容不全,措施不夠可靠,巷道貫通前未安排排除2103運輸下山巷道內的積水,應負生產技術管理責任。
??????? 7、礦長為本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對本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混亂、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應負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