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風機喘振磨煤機跳閘鍋爐滅火停機
[序]關于2003年1月11日#6鍋爐滅火停機事故的通報 2003年1月11日6時00分至6時23分,#6爐在漲負荷過程中,發生一起由于運行不當;#1送風機出口壓力偏高,送風機發生喘振引發的鍋爐滅火停機一類障礙,現通報如下:
??? 【鍋爐滅火前運行方式】
???? 2003年1月11日4時54分,#6機組開始由220MW向250MW升負荷,5時20分機組負荷升至250MW,20、30、40磨運行,10磨計劃檢修給煤機漿葉軸,未投入運行。6時00分,#6機組繼續升負荷,6時10分升至280MW,總風量288kg/s,主汽流量260kg/s,一次風母管風壓8kpa,二次風母管風壓2.8kpa,爐膛負壓-0.1kpa,煤火檢指示100%正常,#1送風機動葉開度61.4%,出口風壓5.25kpa,電流125A,#2送風機動葉開度66.9%,出口風壓5.08kpa,電流143A。此時20、30、40磨煤量均為11kg/s,總煤量33.1kg/s,第二排長吹正在投入,主汽壓力16.8MPa偏低(正常為17.32Mpa),及時減少供熱負荷,EV閥開度由5.8%關小至5.1%。6時21分40秒,#2燃燒室發出燃燒熱容量高報警信號,啟動10磨密封風機,準備投入10磨。
??? 【事故經過】
??? 6時22分39秒,10磨密封風機投入,6時22分49秒一次風母管風壓設定值由8.0kpa設定為8.3kpa,準備逐漸提高一次風壓投10磨。 6時23分08秒,#1送風機電流由125A降至107A,出口風壓由5.25kpa降至3.44kpa;#2送風機出口風壓由5.08kpa降至4.61kpa,電流143A,開度66.9%,二次風母管風壓由2.8kpa降至2.5kpa。6時23分13秒,#1送風機電流由107A降至85A,出口風壓降至3.05kpa,開度63.6%;二次風母管風壓降至1.955kpa,同時#1送風機喘振信號最大報警發出。自6時23分11秒開始,44、33、34、32、21、41、24煤火檢開始擺動,6時23分23秒30磨跳閘;6時23分31秒、36秒42、23煤火檢信號相繼消失,6時23分36秒20、40磨跳閘,鍋爐滅火。
??? 【滅火原因分析】
??? 此次鍋爐滅火直接原因為#1送風機運行超出工作區,發生喘振,導致二次母管風壓波動,風壓擾動使運行中的磨煤機煤火檢信號受到干擾,煤火檢信號消失磨煤機跳閘,鍋爐滅火。 #1送風機發生喘振的原因: 原因之一為磨煤機運行方式。鍋爐相同工況下3臺磨煤機運行,二次風風壓比4臺磨煤機運行高0.3kpa,即送風機出口風壓相對提高。 原因之二為煙風系統阻力偏高。與同期相比,系統阻力偏高0.5kpa,主要表現在空預器、暖風器上,原因為鍋爐長時間運行空預器及暖風器積灰堵塞。 原因之三為近日相同工況下總風量相對提高。現場取煤樣化驗低位發熱量為23005kJ/kg,灰分含量8.98%(Aad),全水分16.46%(Mt,ar)。從運行參數反應出:一級再熱器溫度頻繁超過500℃,鍋爐長吹吹灰頻繁投入,一值班及三值班增加了長吹吹灰排數及次數,以降低一級再熱器出口溫度及排煙溫度,排煙溫度最高達到160~170℃,飛灰量及灰渣量均有增加。
??? 【障礙的性質和責任分析】
??? 1.發電部值班人員,對當時鍋爐滿負荷情況下,磨煤機的運行方式對二次風壓的影響預想不充分;對近日連續燃用神混煤和伊混煤造成鍋爐總風量增加的因素考慮不周;對兩臺送風機出口壓力偏高,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分析,在準備啟動第四臺磨煤機時,使#1送風機偏離工作區,發生喘振,造成鍋爐滅火;發電部領導及專工對鍋爐出現的較特殊工況研究不夠,運行分析不深入,未能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加以避免。負有本次障礙的直接責任和主要責任。
??? 2.安生部領導及專工對鍋爐出現的較特殊工況產生的條件研究不夠,對運行分析指導不利,未能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加以避免;對長時間存在的送風機出口壓力高問題,技術措施不利。負有本次障礙的次要責任。
??? 3.生產系統的領導對季節性投入設備,長時間連續運行煙風系統阻力增大,對送風機安全運行的影響可能造成的后果指導不利,生產管理還有漏洞。本次障礙負有一定責任。 障礙性質:1月11日,#6爐滅火停機一類障礙是一起由于運行調整不當,設備性能下降,工程技術人員技術指導不利等綜合原因偶合引發的責任一類障礙。
??? 【防止事故的對策】
???? 1.做好鍋爐運行規程的完善和修編工作。對高負荷條件下,磨煤機的投入時機;送風機出口壓力控制,送風機出力發生偏差;送風機出工作區或喘振等從現象到判斷處理,應有明確的規定。提高執行規程、措施的嚴肅性。對各項臨時措施整理后納入現有的運行、檢修工藝工程,針對設備系統的實際情況加以充實完善。以使運行、檢修人員的操作有章法,判斷有依據。各專業專工負責,即日起執行。
???? 2.因二次風暖風器原因引發的風機出口壓力高和兩側風機出口風壓偏差大問題,在機組小修以前,發電部值班人員應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技術部元月15日下發的防止措施要求,嚴格控制送風機出口壓力。發電部各橫值落實,即日起執行。
??? 3. 發電部進一步做好運行分析工作,堅持運行分析制度,提高運行分析的質量;安生部應做好對發電部運行分析的指導工作,督促、指導運行分析中防范措施的落實。發電部、安生部專工負責落實,即日起執行。
??? 4.加強技術管理,盡早消除事故隱患。設備的健康水平是保證機組安全運行的先決條件,不論大小缺陷,均應查明原因、及時消除,防患于未然。工程技術人員對設備性能的下降,應給予高度的重視,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設備系統性能下降,是設備可靠性降低的表現,是引發事故的隱患。各專業專工負責,即日起執行。
??? 5.充分發揮科委的作用,建立專業組定期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時通報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共同研究措施,加以解決。各專業組長負責,即日起執行。 六.責任追究 按照華能津楊(2001)91號文《對有關生產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理標準》的有關規定,根據責任部門或人員在障礙中所負的責任,提出以下責任追究: 給予本次停機一類障礙的主要責任部門發電部經濟處罰3000元。 給予本次停機一類障礙的次要責任部門安生部經濟處罰2000元。 給予主管生產的公司領導以下考核: 副總工程師田樹學,本次一類障礙負有一定責任,經濟處罰200元。 總經理助理、安生部部長楊文春,本次一類障礙負有一定責任,經濟處罰200元。 生產副總經理鄒德玉,本次一類障礙負有一定責任,經濟處罰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