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网站_欧美gvfreevideosxxxx_男女激烈动图_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中外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比較

靠山屯的話:

周永平,原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二司副司長、安全生產協調司(職業健康司)副司長、統計司巡視員,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博士,著有《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動法學》等。經周永平先生同意,公眾號將陸續發布周永平先生撰寫的有關安全生產的9篇文章,以引起思考。(本文為第五篇)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此話可以說是責任制度的常識性法理表達。安全生產有多類主體涉及其中,其行為具有怎樣的性質,如何承擔責任,這便是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從現實層面看,我國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與其他國家的相關制度差異巨大,為何如此?理據何在?似有必要對其進行學術性分析。

1
責任是什么?

法學上的標準定義是違反義務(作為或不作為)所應承擔的后果。

2
后果又將怎樣?

要視其義務的性質及其被違反(不履行)所帶來損害程度。即主體沒有履行相關義務(可以是約定的,也可以是法定的)具有可原諒性(譬如和解或情節極輕微)和不可原諒性,后者轉化為制裁,即是違反義務的主體所承擔的具體責任。任何法律關系中,其相應主體均承擔相當的義務,當其違反,將會面臨相應的后果,最終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構成特定的責任制度體系。

安全生產屬于勞動關系領域的事項(見“安全生產的法律邏輯”點擊可閱讀),其中涉及到多類主體:雇主、雇員、政府機構及執法人員、技術服務組織及工作人員、可能的第三人。這些主體在安全生產的法律關系中均享有相應的權利(力)和承擔相應的義務。各國根據其法律傳統及奉行理念,對這些主體的權利義務的具體規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但由于其屬于勞動關系的性質,主要集中對雇傭雙方主體進行規范,其他主體的權利義務則由其他法律予以調整。譬如,行政執法人員的相關行為歸行政法規范,受到傷害的第三人由侵權法管轄,技術服務組織與雇主間的關系屬民事關系,屬合同法調整范圍,因而其相關主體的所享有的權利(力)和承擔的具體責任根據相關法之規范確定。

勞動法被稱為“勞動者權利法”,是指在雇傭雙方的關系的強弱對比中,雇主處于相對強勢地位,雇員則處于弱勢,即勞動關系屬于雙方主體處于實質不平等狀態。據此,勞動法為勞動者創設了一系列權利,譬如:休息權(工時及加班限制)、報酬權(最低工資制度)、平等就業權(反就業和職業活動中的一切歧視)、社會保障權(享有各種社會保險待遇)、安全健康權、團結權等,并且在這些權利項下還包含著許多具體的權利內容,它們統一構成勞動者的法定權利體系。其作為“法定權利”是指不是與生俱來的所謂“自然權利”,也不是主體根據其意愿(民法上所謂意思自治)約定的權利,而且是雙方約定改變不了的、由法律創立和明確規定的權利。保障勞動者的這些權利的實現就是雇主的法定義務,如果其不履行相關義務,便面臨相應制裁的不利法律后果。可見,勞動法這套權利義務制度體系完全顛覆了民事法制度中的權利義務對等均衡(所謂享有一個權利,承擔相當義務)的法理。雇主主要承擔的是義務,雇員主要享有的是權利。如果要套用權利義務對等均衡的一般法理的話,雇主享有招募雇員,助成其事業,實現其人生價值的權利,對應義務則是保障勞動者實現其勞動法上的權利。

安全生產法作為勞動法的特別法,其規范勞動者安全健康權利,即勞動者基本人權,不僅秉承了勞動法的基本理念。同時,由于勞動者此項權利的特殊的重要性,使其在制度設計上體現為勞動者權利的更為剛性和雇主義務及其履行方面的嚴格化特征。根據這一基本法律邏輯,主要工業化國家對雇主在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權利方面的義務(責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無過錯責任原則下的民事責任、違反具體法定義務的行政責任和有嚴重過失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刑事責任

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一般的判定主體責任的原則,即過錯責任原則。法學基于對理智的正常人具有判斷事物是非能力的假設,設立公認的標準,來確定具體主體之具體行為的對錯,裁量其處于各種法律關系糾紛中應承擔的責任。刑法根據犯罪嫌疑人的過錯過失程度處以相當的刑罰;行政法依據行政執法人員行為中的違法狀況及其對相對人造成的損失給予處罰及向相對人支付國家賠償;民事法律關系中,一方主體對另一主體違約或侵權,均會以其過錯的大小承擔其應負的相應責任。

可見,過錯責任原則是理性的、普遍適用的法律責任原則。而無過錯責任原則則是特別責任原則,甚至可以說是一項不講道理的原則。論辯者可以稱,沒有過錯憑什么讓我承擔責任?因此,針對生產領域勞動者傷亡發明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不僅源于勞動法對勞動者傾斜保護理念,更是迫于對復雜的生產過程中傷害事件進行過錯認定受到客觀限制的無奈選擇。鑒于生產活動對于人類生存發展的不可或缺,以及幾乎所有職業活動都存在危險性,職業風險理論應運而生,對此風險的解決不僅是雇主的義務,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責任。

工傷保險制度便在此基礎上建立并完善起來:

被保險人是勞動者,保費全部由雇主負擔,由此承擔其無過錯責任;


費率不是體現雇傭雙方合意而約定的,而是由居于第三方的政府確定的,體現了其社會保險的強制性;


如果勞動傷害發生,雇主便可通過向政府有關機構申請,經鑒定后按相關標準,從匯聚所有雇主繳納費用形成的基金中支付相應費用(醫療費、誤工費及傷害賠償),雇主不再支付其他費用,體現出工傷保險的社會分擔屬性。

經由工傷保險承擔無過錯責任,并未包括雇主在工傷事故中承擔民事責任的全部內容。在現代安全生產的治理體系中,一部綜合性的法律處于核心地位(見“安全生產的法律邏輯”點擊可閱讀),其中規范了雇主的具體義務,如若沒有得到切實履行,一旦發生工傷事故,雇主還將承擔違法過錯所帶來的民事賠償責任。我國現行《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便是規范雇主的此種民事責任。即雇主在安全生產上的民事責任既包含通過繳納工傷保險費而履行法定的、常規性的無過錯責任和工傷事故發生后可能存在的違法過錯賠償責任。

雇主的行政責任并不是指其沒有履行行政法上賦有的義務,而是由于其違反了安全生產法上規定的義務,而由行政執法機構對其施以處罰,表現出的責任承擔。由于職業傷害事件中準確判定主體過錯及其程度的困難,迫使人們創立了無過錯責任制度;因為認識到職業風險的普遍性,無過錯責任又被泛化成社會共擔性質的工傷保險制度。雇主承擔的工傷保險費用在風險等同或類似的行業、領域是相同的,同時,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雇主先期支付的這些費用事實上都可以轉嫁給社會,由全體社會成員共擔。由于人人都存在機會主義傾向,在這種制度框架下,雇主并無動力和壓力去履行一般性的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權利的義務。因此,現代各國的相關法律均系統規定了雇主需要履行的具體義務,并配以相應的行政執法人員對其予以監督,確保相關措施落實到位。譬如,英國1802年的《學徒工道德與健康法》為保護學徒工的身心健康,規定:學徒的工作時間每天不能超過12小時;宿舍每年必須粉刷兩次,并配通風設備;男女學徒工分開居住,每床不能超過兩人等等。為使雇主切實遵守這些規定,政府專門配備治安法官督促雇主實行之。否則,雇主將面臨行政處罰,承擔相應責任。

法律往往采用結果主義原則,即就具體事項或行為規定一般性義務,以結果來判斷相關主體對義務的履行情況。安全生產涉及到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如果完全采用結果主義,則面臨巨大風險;同時,由于現代生產系統的多樣性和復雜化特征,要使法律像《學徒工道德與健康法》那樣簡明具體地進行規范,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法律授權行政執法機構頒行專業技術標準,并賦予其具有強制法效力的制度就尤為必要。譬如,為確保勞動者健康,經過科學研究論證,對確知的職業健康危害因素實行濃度(各類粉塵和有毒化學品)、強度(噪音、輻射等物理因素)限值控制,作為相應雇主的具體義務。雇主則必須履行到位,否則將承擔與安全生產法上規定義務一樣的違法責任。

雇主因不履行安全生產法及技術標準規定的義務,被行政執法機構以違反法定義務為由予以懲罰便是其承擔的行政責任。行政責任的形式多種多樣,因其尚未造危害的事實,一般以糾正違法行為(譬如,我國的限期整改、停業整頓等)、或處以罰款為主。具體裁處須按行政法程序規則和安全生產法實體規則做出。

刑罰涉及當事主體的人身自由,當慎之又慎。根據罪刑法定和疑罪從無的刑法原則,當受刑罰的主體一定要有法定犯罪事實,并證據確鑿。由于安全生產關涉勞動者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生產法援用刑法規則,以強化對勞動者這一基本人權的保護力度。從安全生產活動中雇主的行為性質來講,其不可能有意致其雇員群死群傷(如有主觀故意便超越安全生產法范疇,歸普通刑法管轄),一般只能定性過失性犯罪。雇主要承擔安全生產法上的刑事責任必須有發生了重大事故的結果和確實存在重大過失(包括不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兩個要件,而且二者構成因果關系。有鑒于此,一般對雇主的刑事處罰維持在輕微的水平上。

雇員作為安全生產法整體上的權利主體,在安全生產法的責任則相對有限。為確保雇員自身、其他雇員的安全,安全生產法一般地規范雇員必須履行遵守安全規程、服從管理和指揮,積極配合雇主方業務需求等義務。沒有主觀故意或重大失誤,一般不承擔責任。

我國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與上述責任體系存在較大差異。

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責任體系覆蓋更廣,涉事主體均承擔相應責任;


二是各類主體違反義務后受到的處罰極重。

涉事主體在我國的安全生產法中均設有相應義務,違反其義務主體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現行《安全生產法》中全面規范了“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第九十、九十一、九十二條)和其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第九十三條)須要承擔的責任、行政執法人員(第八十七條)須要承擔的責任、“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第一百零四條)須要承擔的責任和技術服務組織(第八十九條)須要承擔的責任。而且該法在規定的具體責任形式均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說其責任(處罰)極重,表現在各類主體在事故發生后所具體承擔的無論行政責任還是刑事責任都負擔沉重。在一般工業化國家歷史和現實中難以找到相同或類似案例的。

我國的“生產經營單位”作為雇主也通過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來承擔其法定的無過錯責任。其具體事項由國務院頒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和主管部門(人社部)以配套規章予以規范。根據其具體規范,如果生產經營單位之從業人員發生工傷或職業病,相關費用(以工亡為例,包括喪葬補助金、供養家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從現實情況來看

此項制度的實施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探討


一是作為一項強制制度化的社會保險,其覆蓋率偏低(被保險的就業人口大致只占其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使該制度的有效性打了折扣,也使那些非法逃避承擔工傷保險費用負擔的雇主在一旦發生事故的情況下,享受不到該制度社會共擔風險的好處,可能帶來毀滅性的損失;


二是由安監部門在高危行業(礦山、危化、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行業領域)以“商業保險”的名義強制推行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有讓相關生產經營單位重復投保工傷險,從而加重其責任(負擔)的嫌疑。

在《安全生產法》中規范的生產經營單位的行政責任分為單位(法人主體)和個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投資人、相關管理人員等)。前者的行政責任包括被罰款、整改、停業整改、被關閉等(美國的相關執法機構無權關閉企業)。其中罰款數額一般在20萬元以下,如果發生事故,罰款數額最高可達2000萬元。對于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不履行相關法定義務,其需要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個人罰款、職業資格禁止。如果發生事故,其個人罰款額可達其上年年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美國《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雇主單項違法行為,最高罰款額度上限為7萬美元。

我國《安全生產法》通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與刑法銜接,形成了我國獨特的安全生產刑事責任制度。根據刑法,我國安全生產涉及重大事故責任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玩忽職守罪等,其覆蓋主體包括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有關管理人員、從業人員、技術服務組織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如若其被定罪,刑期最高可達7年。美國《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雇主故意違反相關義務(依法頒布的條例、標準、規則及指令),致其雇員死亡的,處1萬美元罰金或最高6個月監禁,或兩罰并用;屬重犯則處罰金2萬美元或最高1年監禁,或兩罰并用。另一罰則規定,任何人(顯然包括行政執法人員)未經授權泄露依該法行使的監察行為信息,將被處1000美元罰金或最高監禁6個月,或兩罰并用。可見,我國安全生產的刑罰不僅種類多,而且刑期長、處罰力度大。

在實踐中,我國在對發生事故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刑罰,遠遠高于上述單項犯罪的法規刑期。根據數罪并罰原則,事故企業主已有被判無期、死緩的先例(2010年河南平頂山興東二礦發生井下火藥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礦主被判死緩)。另一方面,大量的行政執法人員因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而被追究刑事責任,也是我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一大特色。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數據,近十年來,安全生產領域以玩忽職守罪,全國每年被追究的大約在700人左右。相當于安全生產領域的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判刑人數總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企業中有三人因為安全事故問題被判刑,必然有一個政府人員因此被判刑。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

中外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為何表現出如此大的差異?

確實需要根據現實的國情,從學理上予以認真研究。經初步分析,我們認為,我國安全生產活動中相關主體承受如此之重的責任,源自于我國當前安全生產的現狀和有別于一般工業化國家的基本理念

現實狀況

 從大的方面講,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尚處于工業化中期,屬于生產事故高發期;從小處看,數十年間,一些人單向度追求金錢和財富,造成價值謎亂、道德崩壞,由此致使重特大事故頻發。為盡快扭轉此種局面,政府只能祭出重典以治其亂。


從基本理念講

 中國共產黨執政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權益就是保障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根本的、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

因而,不僅由于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造成勞動者傷害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負責人必須負出沉重的代價,而且監督生產經營單位履行其法定義務的公職人員也要受到連帶處罰。后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從整體上的一種責任擔當和政治品格的可貴。不過作為單個領域的公職人員如此高比例(與其他行業領域相比較)受到如此沉重的責罰,似存在社會公平問題;尤其是受到刑罰的具體個案而言,似更有對其具體情節及其深藏其后的法理進行研究的必要,以確保在每個案件都實現公平正義。筆者將另文就其進行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