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至沈陽一20噸天然氣車泄漏 全警鏖戰
??? 2012年10月21日22時30分,一輛滿載20噸液化天然氣槽罐車從包頭開往遼陽,途經110國道梅里蓋圖路段時,因雨雪天氣造成路面濕滑導致與一拉煤半掛車發生刮蹭氣體泄漏,隨車技術人員簡單處理后將車停放于110國道的服務區。10月22日9時,技術人員再次檢查發現泄露嚴重后報警。
9時37分,卓資消防中隊接到報警后,迅速啟動了高速公路化學災害事故應急預案,中隊立即出動2輛消防車1輛行政車,17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處置救援。并第一時間向支、總隊報告有關情況。
10時25分,卓資消防官兵趕到現場后發現,一輛大型半掛液化天然氣槽罐車停放于110國道的服務區,由于該處正是京藏高速的進出口,國道堵車嚴重,現場車輛混亂,液化天然氣槽罐車的槽罐尾部正噴涌“白色煙龍”, 并伴隨著“呼呼”的漏氣聲。車上的技術人員稱,該車載有20噸液化天然氣,一旦遇明火發生燃燒爆炸,(經詢問隨車技術人員:相當于80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極有可能導致毗鄰京藏高速交通大動脈“癱瘓”和重大人員傷亡事故,情況十分危急,必須馬上處置。
事故現場迅速成立了臨時救援指揮部,“設立警戒區、疏散無關人員;鋪設水槍陣地,對現場空氣中的天然氣進行稀釋;通知天然氣公司,實施堵漏;提醒現場人員不要吸煙和使用明火……?!痹趯ΜF場進行偵檢、查看地形、泄漏等情況后,指揮員要求迅速組織人員、車輛進行疏散,消防官兵立即聯合交警部門對距離天然氣槽車500米的道路進行封閉,禁止通行。同時,安排一戰斗小組出一支水槍對泄漏點進行稀釋冷卻,攻堅小組利用可燃氣體探測儀對槽罐車附近泄漏天然氣濃度進行檢測,設置重危區和輕危區。
10時40分,支隊全勤指揮部楊文杰支隊長調派特勤中隊1輛25噸水罐消防車1輛泡沫車8名指戰員、集寧中隊1輛消防車趕赴現場進行增援,同時迅速向總隊指揮中心報告,啟動公路化學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向市政府應急辦匯報,請求調派相關職能部門趕赴現場協助救援。
支隊全勤指揮部到達救援現場后,經偵察發現,天然氣泄漏部位為槽罐尾部一壓力管破裂,泄漏口為約1公分長的不規則裂縫,槽罐車內裝滿20噸-160℃的液化天然氣,若處置不當,極易發生爆炸。
由于泄漏點位于閥門絲扣處,沒有相應堵漏器材可直接實施堵漏,根據壓縮液化天然氣釋放時吸熱降溫的特性,指揮部決定利用浸水棉被纏裹使其結冰凝固的方法實施堵漏。由消防官兵組成堵漏組在水槍掩護下冒險身處天然氣霧團內實施堵漏。
11時15分,經過緊張的堵漏操作,泄漏點處泄漏強度和泄漏量得到明顯控制,但由于泄漏點處壓力非常大,泄漏部位形狀不規則,加上冰凍凝固的速度不是很快,仍有大量天然氣沖破不規則部位的縫隙帶著“吱吱”的聲響而出。指揮部決定待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到場后再實施處置,同時命令稀釋租對泄露出天然氣實施不間斷稀釋。
11時26分,消防官兵再次實施堵漏。
13時50分,天然氣公司技術員到場,指出儲罐內壓力接近20Mpa,且泄漏部位位于閥門處,用堵漏法完全封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以實施倒罐后將泄露罐體內殘余液體排空排險法。指揮部考慮天然氣濃度比空氣輕得多,液體升華吸熱降低溫度,而其溫度又在-160°,且風向正好吹向著曠野及周邊無居民的情況后,為減輕貨主損失決定采納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建議,利用“倒罐后排空除險”法,為避免事態擴大,現場指揮部決定將泄漏車輛轉移至空曠地段實施倒罐放氣。
10月22日17時27分,消防官兵在卓資中隊水罐消防車上架設水槍,對槽罐車泄漏點在拖行過程中進行稀釋和保護,防止拖行過程中產生火花而引發爆炸。在經過近30分鐘的緩慢轉移后,泄漏槽罐車被安全拖行至一距離公路1500米的空地上。到達現場后,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對現場周圍300米范圍設置了警戒線,并加強巡查值守,確?,F場周邊500米范圍內無其他群眾走動,杜絕一切火源。
此時,現場消防官兵配合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利用導管實施引流,但由于法蘭盤不匹配救援工作只能告一段落,指揮部立即決定由卓資中隊水罐車整夜排查保護。并繼續商討救援方案。
10月23日6時55分,處置專家來到現場,經過專家的現場勘查,專家組確定最終解決方案。
10月23日8時,全勤指揮部與專家再次召開會議討論整體作戰方案,為確保萬無一失的完成此項倒灌放散任務落實到人,每項工作都逐一落實到各個部門,并形成消防部隊整體監控、專家組開展實施、政府各部門實施聯動的全勤指揮部,專家組指定負責人與社會應急聯動部門配合,會議結束后全體人員分工合作,迅速開展實施。
10月23日9時,氣象等部門再次進行倒罐前技術測試,在檢查全部合格后,12時倒罐工作正式進行,3輛消防車按方案位置待命,官兵們也做好戰斗準備。偵檢小組時刻檢測天然氣濃度。12時05分,消防官兵配合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利用導管實施對接成功,將天然氣導入空罐車,隨后將剩余的約0.6噸天然氣安全排空。期間,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環保局等部門的領導趕往現場。
17時25分,此時,事故槽車內氣體壓強與外部空氣壓強平衡,現場進入氣體自由排空階段。
17時50分,事故槽車罐體內天然氣減至最低。為將罐體中的殘留天然氣排出,技術人員取來氮氣灌入罐體,對天然氣進行稀釋并增壓,幫助罐體殘留天然氣排出。
18時30分,在經過檢測和對周邊空氣進行大范圍稀釋確定無危險后,指揮部宣布危險解除,搶險行動宣告成功,事故槽車緩緩駛離事故現場,接受交管部門調查。
消防官兵聯合交警、安監、技術監督等部門經過連續34小時的艱苦奮戰,一場關系卓資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20噸天然氣泄露爆炸消弭于無形,成功的保障了高速公路的通車和方圓2000米內貨車和生活居民的安全。